新闻

新闻

社区动态

国际&德鲁克青年社区丨释放的不只是情绪泡泡,还有此刻的温柔

来源:国际青年社区    发布时间:2025-10-17

10月10日中午,国际&德鲁克社区在春山里走廊举办的「泡泡疗愈所:捕捉情绪传递的快乐信号」心理主题活动已悄然落幕。100多名同学带着未说出口的情绪而来,用丙烯颜料在泡泡罐里拓印出自己的喜悦,伤心,平静等不同的情绪泡泡,带着自己的情绪泡泡罐子交换一朵代表好心情的花束,而花束中也悄悄留下了一张情绪处理卡片。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收获了开心与快乐,释放了压力,将坏情绪转换成了好心情,也学习到了解决情绪的许多方法。




指尖的色彩:在晕染中认识自我


活动开始我们将展示架组装好,做好前期现场的准备工作,等待同学们的到来。引导同学积极去引导同学们参与,告诉他们如何去绘画拓印出属于自己的情绪泡泡,最终将泡泡罐子夹在展架上去释放自己的情绪,并挑选自己喜欢的代表好情绪的花束与情绪处理卡片,实现情绪的交换。在记录的照片中,同学们留下了幸福的微笑。

80%的同学说放慢调色时,情绪的节奏也跟着慢了,大家在色彩里,找到了不用说话的情绪出口。原来一场简单的绘画,变成了大家的“情绪充电站”——那些说不出口的温柔,早被笔尖悄悄落在了纸上。用笔轻轻勾勒出罐子的轮廓。可以是经典的广口瓶、可爱的糖果罐、或是有独特造型的器皿,然后用瓶盖作为的情绪的载体,用颜色去表达,将自己的情绪进行释放

没有勾固定的轮廓,让颜料在纸上慢慢晕开,有的边缘模糊像刚吹出来的雾,有的叠上一点粉,像想起傍晚窗边的光。画到第三颗时忽然发现,原来不用追求完美的圆,就像此刻不用逼自己想任何事,光是看着纸上慢慢浮现的小泡泡,心里的褶皱好像也被轻轻熨平了。



疗愈的温度:在共鸣中拥抱自我


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颜料的拓印中释放了压力,还让同学们学习到了如何去处理不同的情绪。“原来不止我一个人会因为上台演讲而紧张到手心冒汗”“看到那朵深蓝色的泡泡,突然就理解了我同桌默默掉眼泪的时刻”……活动中,许多同学在别人的情绪创作里找到了共鸣。这种共鸣,让那些曾以为是“独一份”的忐忑、委屈或骄傲,变得不再孤单。

“我们想做的从不是‘消灭’情绪,而是让大家看见情绪的模样,学会和它好好相处。”就像有位同学在活动反馈里写的:“当我把伤心画进泡泡里,好像把压在心里的石头轻轻放下了,原来和情绪对话可以这么温柔。”




在活动中,每位同学的情绪泡泡的释放方式,都有所不同,有同学希望把“情绪”带回,也有同学想把“情绪”释放,在大家玩乐中不知不觉也学会了如何表达情绪,我们精心准备的积极情绪花朵和情绪处理小卡片,让大家更加了解自己的情绪,让温柔延续。




温柔的延续:在释放中接纳自我


活动虽已落幕,但情绪的疗愈仍在继续。展架上每一位同学的作品,都是一个个情绪被释放的出口,每一朵置换好心情的花束,每一张情绪处理卡片,都让这场关于情绪的温柔对话,在笔尖、在心底,不断续写新的篇章。在成长的旅途中,我们总会被各种情绪裹挟,但只要愿意停下脚步,像在这场活动中一样,把情绪变成可以触摸、可以分享的“泡泡”与“花束”,便会发现,每一种情绪都是生命的馈赠,每一次与情绪的和解,都是对自己最深情的温柔。


供稿 | 国际青年社区

您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最新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