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

教学设施

  • 南区教学楼

    南区教学楼位于行政中心西侧,与北侧的联体教学楼共同围合起欧亚的核心公共空间。其外立面用红色面砖与白色涂料,辅以灰色面砖和玻璃材质,形成具有立体构成意味的建筑风格。在空间上,采用了模数化的开窗设计,在红、白、灰体块的开窗方式各具变化的同时,又使各部分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楼宇整体呈回字形,采用首尾相连的合院式布局组织起艾德艺术设计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和会计金融学院四大分院的教学楼群。教学楼建筑群的四个分院拥有各自独立的入口及接待处,...

    南区教学楼位于行政中心西侧,与北侧的联体教学楼共同围合起欧亚的核心公共空间。其外立面用红色面砖与白色涂料,辅以灰色面砖和玻璃材质,形成具有立体构成意味的建筑风格。在空间上,采用了模数化的开窗设计,在红、白、灰体块的开窗方式各具变化的同时,又使各部分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楼宇整体呈回字形,采用首尾相连的合院式布局组织起艾德艺术设计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和会计金融学院四大分院的教学楼群。

    教学楼建筑群的四个分院拥有各自独立的入口及接待处,并采用不同的标识和墙体颜色作区分。结合每个分院独特的理念和精神,设计师stéphane ROUX赋予了建筑不同的主题。艾德艺术设计学院是接近大地的赭色,纯朴又不乏创造感;数据科学科学院是活泼的黄色;会计金融学院是沉稳的蓝色;文化传媒学院则是跃动的水蓝色,这种差异使得整体的室外环境显得更加丰富。看似是完全不同的四个小世界,却由回廊相通并连接,实现了分院间的资源共享和联合,包括课程之间的学术交流、与不同背景的学生彼此观念上的吸收等,激发创造力。



  • 北区教学楼

    北区教学楼,又称“联体楼”,由教学楼北A-E座构成,于2001年的2、3月份开始动工,2004年,4-8号联体教学楼全部完工,成为当时西安地区同类院校中最长的教学楼,如今,由5个教学楼组成的北区教学楼,总长超过300米,内有200余个教室。每个教学楼都内设巨大的天井平台,其内庭则被布置成具有异域风情的书吧、室内展厅、室内网球场等具有多元活动属性的空间。

    北区教学楼,又称“联体楼”,由教学楼北A-E座构成,于2001年的2、3月份开始动工,2004年,4-8号联体教学楼全部完工,成为当时西安地区同类院校中最长的教学楼,如今,由5个教学楼组成的北区教学楼,总长超过300米,内有200余个教室。每个教学楼都内设巨大的天井平台,其内庭则被布置成具有异域风情的书吧、室内展厅、室内网球场等具有多元活动属性的空间。

    5E1B850A62

    4B1AA

    undefinedAD50A

    5266D3BE3A


  • 设计与媒体实验中心

    设计与媒体实验中心室内空间布置的功能主要包括工作室和展示使用。其工作室有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的建模工作室、数字输出中心、跨领域联合办公室、新材料及创新设计教育中心、沉浸式交互实验室、数字影像工作室;文化传媒学院的互动与文化创意中心、网络新媒体中心、无人机影像工作室、创意传播工作室。展示空间分别有两个小厅以及一个以大台阶为主体的复合型演示空间。作为欧亚全新的资源整合中心,设计与媒体实验中心以开放性空间和校企合作的包容性态度,...

    设计与媒体实验中心室内空间布置的功能主要包括工作室和展示使用。其工作室有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的建模工作室、数字输出中心、跨领域联合办公室、新材料及创新设计教育中心、沉浸式交互实验室、数字影像工作室;文化传媒学院的互动与文化创意中心、网络新媒体中心、无人机影像工作室、创意传播工作室。展示空间分别有两个小厅以及一个以大台阶为主体的复合型演示空间。

    作为欧亚全新的资源整合中心,设计与媒体实验中心以开放性空间和校企合作的包容性态度,积极引进设计教育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及研发资源,为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和文化传媒学院的创意文科专业发展提供专业内及跨专业融合的软硬件支持,也为师生提供了创意产业的创新孵化和价值输出平台。



  • 西AB座

    西区ab座教学楼为人居环境学院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楼,于2018年底完成改造,改造后新设制图制作教室、研讨及自学区域、实习实训工坊等特色教学实践场所,不仅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更通过空间功能的动态调整,促进了新工科学科融合、创新创业、产学合作发展。

    西区ab座教学楼为人居环境学院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楼,于2018年底完成改造,改造后新设制图制作教室、研讨及自学区域、实习实训工坊等特色教学实践场所,不仅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更通过空间功能的动态调整,促进了新工科学科融合、创新创业、产学合作发展。





  • 西c座

    西C座(原2号教学楼)作为欧亚学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建筑见证,始建于1998年学校扩招关键时期。为应对在校生规模从3000人增至4000人的发展需求,该楼创新性地采用斜坡式建筑造型,在有限用地条件下实现了空间利用效率的最大化。2015年底完成的整体改造工程,使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教学建筑焕发新生。改造后的西C座呈现出全新的空间面貌:明亮通透的采光设计、简约现代的室内装潢、灵活多变的功能布局,共同营造出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

    西C座(原2号教学楼)作为欧亚学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建筑见证,始建于1998年学校扩招关键时期。为应对在校生规模从3000人增至4000人的发展需求,该楼创新性地采用斜坡式建筑造型,在有限用地条件下实现了空间利用效率的最大化。2015年底完成的整体改造工程,使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教学建筑焕发新生。改造后的西C座呈现出全新的空间面貌:明亮通透的采光设计、简约现代的室内装潢、灵活多变的功能布局,共同营造出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

    4D151



首页上页12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