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新闻 > 要闻聚焦 > 正文

新闻

要闻聚焦

全校师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9-04

9月3日上午,学校组织全体在校师生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实况转播,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论述,以一堂庄严与震撼的“开学第一课”共同纪念这个光辉的日子。




学校党政领导与师生共同观看大会盛况



师生通过多种形式在线观看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人民军队的崭新亮相在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西安欧亚学院新的更大贡献。



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许燕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阐释和主题教育活动,使全国各族人民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为我们教师群体指明了方向。阅兵仪式不仅展现了国之力、军之威,更是一堂生动的“国家思政课”。当整齐的方队和先进的武器装备通过天安门广场时,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力量的强大和民族精神的升华。这种震撼将转化为我从事教育工作的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爱国主义教育和抗战精神传承对培养学生的重要性。我要将今天的感受转化为教学实践,把抗战历史、民族精神融入师范生培养全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这对于培养有家国情怀、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信的教育工作者具有特殊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确保伟大的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薪火相传。


人文教育学院专职教师 苏淑英:阅兵仪式上,士兵们目光如炬,那坚定、勇敢与无畏的眼神,能穿透屏幕,直击人心。整齐划一的方阵,步伐铿锵有力,踏出的是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豪迈;威武雄壮的舰队,展现出的是我国海军的强大实力;先进的武器装备,彰显着我国国防科技的卓越进步,让人看后热血沸腾。

作为一名大学心理老师,我深知国家的强大是我们每个人幸福生活的坚实后盾。它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让我们能够安心地工作和生活。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也更加坚定了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我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呵护学生的心灵,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才,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居环境学院专职教师 徐缤荣:九三阅兵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堂直抵灵魂的大型党课。当老兵方阵经过时,镜头掠过一位胸前挂满勋章的老人。他颤颤巍巍举起右手敬礼的瞬间,我下意识摸了摸自己胸口的党徽。80年前,他们的青春在硝烟中淬火;80年后,我们的青春在课堂上耕耘——不同的战场,一样的忠诚。那一刻,我重新理解了入党誓词中“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千钧分量。

当大国重器以米秒不差的标准掠过长安街,我强烈感受到“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国家命题,更是教育命题。回到教研室,我立刻调整了课程思政方案:把《数字信号处理》的章节节点与抗战时期“土电台”的艰难起步对照,把《人工智能导论》的算法伦理与“防止技术霸权”议题挂钩,让专业知识点与国家战略需求同频共振,引导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青春融进民族复兴的洪流里。

我将把今天的澎湃情感沉淀为明天的育人行动,用一生践行那句最朴素也最滚烫的誓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青春接力中生生不息!


第四青年社区分党委辅导员 黎舒婷:这场九三阅兵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阅兵场上整齐划一的方阵、先进的武器装备,无不彰显着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国防力量的强大。这次和学生们集体观看阅兵盛况,学生们的感动与激动之情启发了我。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我们用心用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第三青年社区分党委学生 周科欣:观看九三阅兵盛会,最令我震撼的是装备方阵中那些代表着中国科技最高水平的“大国重器”。从东风导弹到歼-20战机,每一件装备都凝聚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尤其是那一句:“气势磅礴的核导弹第二方队接受检阅。‘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亮相,打击范围覆盖全球。”让我这个对于我们国家军事力量了解不是很多的人,也能感受到无比的震撼!这让我不禁思考: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我们未来将如何接过这一棒,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阅兵场上展示的不仅是国防实力,更是一个民族自主创新的决心与能力。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珍惜这个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与使命,以阅兵精神激励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在实践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用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当青春与强国同频共振,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这个伟大时代最动人的音符。




党委宣传部 供稿


您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最新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