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30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让青年学子感悟亲情和善意的传递,第三青年社区分党委于10月27日在南D001教室举办了“岁岁重阳,光影寄情”重阳节主题观影活动。让同学们在光影流转中感悟亲情与岁月的厚重,共同度过一个温暖而有意义的重阳佳节。
本次活动观看的影片为《我们俩》。影片里,在外求学租房子的女大学生小马和独居在北京四合院的独居老人,像两株偶然缠绕的藤蔓:最初因小事争执,为水电费的多少计较、为生活习惯的差异脸红,针尖对麦芒般互不相让;后来却慢慢走近,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把陌生变成了依赖。老太太会悄悄给晚归的小马留一盏昏黄的灯,会在她生病时笨拙地熬一碗热粥;小马也会耐着性子听老太太讲陈年往事,会在寒冬里为她添一件暖和的棉衣,会推着轮椅陪她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只有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常、日常相处的磨合与包容,却让两颗孤独的心灵慢慢靠近,成了彼此生命里最温暖的慰藉。
这部影片也映照了当下的社会现实。《我们俩》通过一个简单的租房故事,深刻地探讨了孤独、陪伴、代际沟通与生命的流失。它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即使背景、年龄悬殊,也能建立起真挚而宝贵的情感连接。这种连接短暂却炽热,足以照亮彼此生命中一段灰暗的时光。在如今,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不少老年人像片中的老奶奶一样独居,内心渴望有人陪伴。就像《我们俩》中没有刻意回避孤独,而是通过小马的出现告诉我们:真正能驱散孤独的,不是多么昂贵精良的养老设备,而是“有人愿意花时间陪你”的那份真心。
光影缓缓暗下,片尾的音乐也渐渐淡去。许多同学的眼角都微微泛红。细碎的感慨声慢慢在教室里散开,每一句里都藏着最真切的共鸣:敬老从不是银幕里那些遥远又华丽的故事,它就藏在给长辈的一句日常问候里,融在多一次耐心陪伴的温暖中,是晚饭后陪他们唠唠街坊琐事的闲聊,也是出门前多叮嘱一句“慢点儿走”的细碎牵挂。
这个重阳节,让我们以《我们俩》中所传递的朴素真情为起点,将影片里的感动转化为现实中的担当,让国家的政策关怀、社会的文明风气与个人的自觉行动同频共振,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
供稿单位:第三青年社区分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