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世界读书日,“书籍”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共同的话题与链接:
“国人人均每年纸书阅读量为4.7本”“你有多久没读书了?”“今天你阅读了吗?”……诸如此类的内容,便会扑面而来。
于西安欧亚学院而言,我们不会贩卖“读书焦虑”,而是想换一种方式,与大家重拾读书的魅力。
所以我们在「人生之书」第十三届阅读文化节中特设“超有聊Live”活动单元,邀请来自多领域的文化嘉宾们从书籍出发,聊到城市、聊到心理,聊向海海人生。
用思想带领行动,我们相信,总有一些观点能打动你的读书之心,阅读这件事,在这里超有聊!


活动主题
人生之书丨设计 · 城市
活动嘉宾
党晟
学者、教授
西安欧亚学院设计博物馆馆长
宋群
艺术家
Local本地创办人
苏中秋
艺术家
视觉艺术教师
活动时间
2022年4月23日(周六)15:00-16:30
活动地点
SKP RENDEZ-VOUS
活动地址
碑林区长安北路 261 号 西安 SKP 10F 活动区
活动费用
免费
活动当日凭报名短信入场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
进入报名页面

因疫情防控需要,活动开放20个名额
所有报名成功者,凭短信入场
活动中请全程佩戴口罩,现场谢绝空降!
生活在高楼大厦中,身处于车水马龙间,你我都会迷茫,都会思考:
“我为什么选择来到城市?为什么是这座城而不是那座城?”“城市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市政建设的依据是什么?”……
当代建筑领域先锋人物、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设计与视觉艺术学院教授埃里克•芒福德在《设计现代城市:1850年以来都市主义思想的演变》一书中揭示了城市设计对社会、经济、政治变迁的整合作用。
从城市街道到公共草坪,甚至建筑外立面颜色,不同的设计将赋予城市不同的发展形态,也将带来给每位居住其中的人不同的影响。“设计”、“城市”,这个可大可小的命题,既是规划、修建等技术角度的演变,更是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人文思想等综合要素的集合。

不可否认的是,专业类书籍早已将其中缘由解释地淋漓尽致,但它们或许深奥、或许长篇大论,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你我的探索之旅。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宏观命题,“超有聊Live”邀请长期从事设计教育的党晟老师、深耕城市更新研究与实践者的宋群老师、当代艺术家苏中秋老师,从设计的视角出发,理解城市,看待人生,一砖一瓦,也能超有聊!
对谈内容
1.设计的价值
从现代城市到现代生活
2.城市的个性
以多元性回应城市设计
3.日常的解读
城市记忆之下的设计与更新
【分享嘉宾】

党晟
学者,西安欧亚学院设计博物馆馆长、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工艺美术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长期从事设计教育,近年致力于艺术史研究和西方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著作和译著有:《艺术的历程》《字体·符号·版面设计》《万物--中国艺术中的规模化与模件化生产》《牧歌》等,设计作品获第八届国际设计大赛铜奖。

宋群
城市更新研究与实践者,艺术家,设计师。2007年创办《本地》书系,⼀直以民间角度记录西安的本土文化与城市记忆。2011年以来,以“艺术介入城市”方式,发起多个融合在地文化与艺术的城市⽂化项目,持续进⾏城市变迁与发展研究,并深度进⾏城市更新实践,创建了⼀系列“本地⽂化与艺术”主题的城市文化公共空间,主持策划与设计多个旧城改造与文创园区项目。2016年,受邀参加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2017年创办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2019年创办西安市城市影像博物馆,从事与城市相关的影像文献及图像研究/展览。

苏中秋
艺术家,视觉艺术教师,西安欧亚学院设计博物馆副馆长、人文教育学院客座教授,长期从事视觉艺术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与教学,所任课程涉及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影像、绘画、艺术理论等领域,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有着深入的研究及丰富的经验,曾整理译作《儿童教育白皮书》。
《The Ideal City:理想城市》
作者:gestalten & SPACE10
出版社:gestalten
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人类实验。但在过去的五十年里,城市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而且几乎没有放缓的迹象。随着这一现象的发生,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创新者和政策制定者正在重新思考城市,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本书记录了城市未来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