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服与国际化视野交汇,正步声与跨文化沟通共鸣,2025级国际青年社区的新生军训不仅是一场体能锻炼,更是欧亚学院“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
“一!二!三!四!”铿锵有力的口号声响彻西安欧亚学院体育场。身着迷彩服的新生们整齐划一地摆臂、掷地有声地踏步——这是一年一度新生军训的场景。但在国际青年社区的方阵里,这场军训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国防教育课,更是一堂国际视野与跨文化沟通的启蒙课。

军训剪影
导生解锁新生成长“灵感源泉”
“坦克是没有后视镜的,当导生不是那么容易的。”2025级导生、国际青年社区李尚玫笑着说出了这句军训初感。今年上半年,国际青年社区启动了2025级导生招募计划,这些导生不仅是新生的引路人,更是他们大学生涯的“灵感源泉”。
导生们通过组织破冰活动,探索校园等实践活动以及长达一年的陪伴,在潜移默化地培养新生的国际视野和沟通能力。这些活动让来自不同分院的学生迅速打破隔阂,形成共同体。

导生在和新生一起核对信息
学长解锁军训非正式学习新方式
在军训场边,学长团负责人李明轩解释道。“军训期间,我们也很喜欢和新同学们一起交流,也会跟他们分享社区的文化和丰富的活动。例如英语沙龙,冬季文化艺术节英语演讲比赛,模拟联合国大会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拓宽国际视野搭建良好平台,也针对性的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志愿者以服务传递青年社区价值观
志愿者们将军训场地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并采用多语言标识系统,这一设计无形中向新生传递了国际化环境中的沟通规范。
一位志愿者负责人分享道,“今年我们计划组织一些打卡类的体育活动,与此同时,我们将会推出更多保护环境的志愿服务,以志愿服务为纽带,激发同学们爱护环境的责任。”这些活动不仅是服务,更是一种文化实践,志愿者通过行动向新生传递青年社区的价值观。

志愿者及时反馈学生身体状况
辅导员赋予军训更多成长意义
在国际青年社区,辅导员们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学生国际视野的引导者。新生辅导员王亚楠老师:“我们鼓励学生挑战不确定和无限性的可能,主张学生用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去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模式在军训中也能得到实践。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军训获得的不仅是纪律意识,更是面向世界的勇气和能力。”

王怡宁老师与王亚楠老师对接工作
迷彩服下是成长蜕变的“体验者”
清晨的哨声还没划破天际,国际青年社区的新生们已整理好迷彩服列队。有人还在揉着惺忪的睡眼,却挺直了腰背;有人悄悄调整着帽檐遮挡阳光,手里却攥紧了摆臂的节奏;休息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防晒霜,从一开始的拘谨微笑,到后来聊起训练时的小失误哈哈大笑,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没冲淡眼里的认真与新鲜。

学生军训时刻
军训新生实感
“以前总觉得站军姿是件超简单的事,真正练起来才知道,哪怕指尖的角度都要反复调整。不过看到整个方阵齐步走时的画面,突然觉得所有的累都值了!”
——国际青年社区2510团支部张航铭
“最惊喜的是学长团介绍的社区往期活动,没想到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有这么多学知识的途径,感觉视野一下子打开了。”
——国际青年社区2510团支部赵卓一
“辅导员介绍的模拟联合国活动也特别有意思,训练间隙听大家聊不同国家的故事,突然明白军训不只是练纪律,更是在帮我们学着用更宽的眼光看世界。”
——国际青年社区2502团支部温娜
夕阳西下,训练场上的口号声渐渐散去。山南本2502的新生们围坐在一起,兴奋地交流着今天的收获——有人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同学有效沟通,有人则通过国际视野工作坊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这些身着迷彩服的身影,正在用整齐划一的步伐踏出国际青年社区的节奏,用铿锵有力的口号喊出跨文化沟通的声音。那些烈日下的坚持、分享中的收获,早已悄悄为他们的大学生涯,埋下了面向世界、向阳生长的种子。
供稿 | 国际青年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