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

教与学

特色课程

【欧亚重点课程展】《税法》课程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4-28

学生说:老师,税法的知识点太多了,太碎了,我记不住;报税软件不会操作;

企业问:你们能把公司业务承接下来,帮企业处理涉税业务、规避涉税风险吗?

学校想:学院能把《税法》课程建设一下,落实财税信息化的人才培养定位吗?

《税法》课程视频影像展示

税制改革和涉税业务全面信息化的推进、学生学习的痛点、学校对课程的期望推动了会计学院《税法》课程的改革,如何在信息化的背景下重塑《税法》课程,实现课程的华丽转身,实现服务地方经济、提升教师内功、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的目的,是《税法》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税法》在2017年被立项为学校重点建设课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课程建设的两年里,都有哪些成果?

01课程介绍

《税法》是一门集税收理论、制度和实务为一体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现行税制的基本体系,掌握各主要税种的法律法规,企业对各项税收的计算和纳税申报等具体的税务处理方法。本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初、中级会计师、审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税务师的必考内容。

《税法》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课程设计上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整合理论教学内容,依托税务综合实训软件,对不同税种的纳税申报按照不同的实训案例设计,进行分企业类型申报、分团队申报等,将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贯穿于整个工作任务中,提高学生利用报税系统进行纳税申报的信息化操作能力。

02团队成员介绍


谢晓妮,讲师/税务师/会计师,会计学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

卫茜茜,讲师/税务师/会计师/CPA,课程改革思路、方式方法改革/课程实训指导

李娜,讲师/审计师,课程讲授方法方式改革

赵帅,讲师/会计师,涉税实务讲解指导、课程案例库搭建

李成宇,兼职教师,高级会计师,企业真实案例编纂、涉税实务讲解指导

03课程设计思路



04教学体系设计



税法课程组针对财会类专业学生和社会非财务人员分别搭建两类课程,设计不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针对非财务人员,录制“智慧树”平台课程《管理人员必备的税务知识》(6大知识模块,65个知识点,四次线下直播互动课),着重打造非财务人员的税务基础知识和涉税业务的管控能力;

针对财会类专业的学生,搭建畅课互动教材,4大知识模块,189个知识点,实现学生线上预习、复习、练习和老师的学习过程监控,同时将税务软件实训课程融入理论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税务专业素养以及税务信息化报税技能。

05课程成果展示

PART1:转换的不仅是上课空间,更是身份

谁和涉税业务有关联?当然是税务局和企业。2017年10月25日,课程组老师组织会计学院部分学生赴雁塔区地税局实地参观学习,学习纳税申报、税务登记、发票领购、电子自助办税设备操作等业务,与税务局业务主管进行面对面交流。

税务局实地学习

2018年5月,课程组谢晓妮和卫茜茜老师带领学生去北航科技产业园西安引航实践,学习企业的财务业务流程。

通过教学空间的转换,“税收”这个词从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立体而生动起来。学生也转换了身份,开始以职场标准丈量自己的专业水准。

PART2:表达与分享 提升职场软实力

税务局实习学生案例分析展示

学生进行税务筹划案例分析展示,沟通表达、分析案例能力得到提升。

PART3:混合式教学 丰富学习交互体验

智慧树平台课程

上线《管理人员必备的税务知识》智慧树平台课程,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PART4:课程建设打磨的不仅仅是课程,还有教师

教师竞赛获奖

2016年底,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会同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主办的第五期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活动中,课程组卫茜茜老师获得三等奖,她的《税法》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理念,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与重构,入融入校企合作因素,将模拟与真实业务贯穿课程中,课程建设思路得到专家评委的高度认可。

课程组老师参加2017年“互联网+”财会教学改革与说课演示经验交流会、“雨课堂”教学改革培训、国地税合并后纳税人(社保、个税)风险管理与应对课题研讨等活动,通过赛教和培训打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技能。

PART5:全国技能大赛 学生专业技能得到认可


专业竞赛

2017年11月,来自全国25个省份70所本科院校师生参加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主办的“税友衡信杯”全国税务技能大赛总决赛,课程组卫茜茜、杨徐馨老师带队,杨雪、闫媛媛、李元杰三位同学组成的团队斩获全国二等奖。杨雪同学因担任办税员岗位以130分的高分获得个人三等奖。

三位同学均获得由大赛技术支持单位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颁发的《免试录用通知书》,获奖人在2年内可以随时到公司人力资源部报到。

PART6:校企协同育人,考证就业同步解决

校企协同育人

2018年,课程项目组申报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衡信财税工商订单班”获得立项并顺利开班,参加本项目的同学,通过CMAC等级认证,可获得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荐实习就业。

在校内税法课程教学中,CMAC认证与课程过程考核完全融合,学生完成线上练习及实务任务,通过企业CMAC认证,同时获得《税法》课程的平时成绩,在线习题的范围覆盖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试内容。该项认证的推动使得学生专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考证通过率同时得到提升。

PART7:智力成果输出 服务地方经济

《税法》课程在建设过程中,着力挖掘课程资源进行社会培训、企业服务、政府支持,服务地方经济。

社会培训

2018年,课程组老师赴西安市蓝田县、周至县、莲湖区,为当地企业进行“陕西省网上税务局纳税人端专题培训”。

《陕西省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指南》

2017年,受陕西省地方税务局委托,课程组成员与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编制《陕西省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指南》,指引大企业办理涉税实务,为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税法》课程组老师带领会计学院学生承接北航科技产业园西安引航6家不同行业公司的财务业务,帮助企业进行公司账务和税务处理,学生也参与到企业真实业务中,得到锻炼。

06尾声

《税法》课程改革坚持以应用型导向为原则,对内,针对不同的受众构建不同的教学资源,研磨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提升学生专业和实务技能;对外,承接企业业务、社会培训、政府课题,参与国家级、省级竞赛,企业和学校的资源充分融合,学生和老师的能力在课程建设中得到磨练,课程质量、教学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蜕变升华。



您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最新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