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新闻 > 要闻聚焦 > 正文

新闻

要闻聚焦

CMA西安精英俱乐部秋季沙龙暨西安欧亚学院30周年校庆高端论坛在“春山里”启幕

来源:会计金融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13

2025年9月27日,CMA西安精英俱乐部秋季沙龙暨西安欧亚学院30周年校庆高端论坛在西安欧亚学院“春山里”启幕,论坛由IMA管理会计师协会指导、CMA西安精英俱乐部主办、西安欧亚学院承办。CMA西安精英俱乐部汪灏主席、国家能源集团神东财务共享中心财务专家王小凤女士、开源证券高级投资顾问高记鹏先生、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教授、欧亚学院会计金融学院院长谢涛副教授、会计金融学院副院长申雅琛副教授等行业与学界大咖齐聚,同二十余位企业代表、高校师生共赴思想盛宴。


6CCA5


在智能革命席卷全球的当下,解码财务与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的破局之道的“数智融合:财务与金融的新视野”秋季沙龙,以“数智化转型”为核心命题,跨界联动产教资源,既是财务金融领域的前沿对话,也是西安欧亚学院3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的重磅环节,为行业变革与教育创新的双向赋能写下生动注脚。


一、时代背景:数智化浪潮下的行业与教育双重变革

当前,智能革命正以不可逆之势席卷全球,财务与金融领域站在数字化转型的十字路口,算法重构价值流转逻辑,数据重塑资本配置路径;而高等教育领域也在经历“以学生为中心”的范式转型,如何培养适应数智化时代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与行业共同的命题。本次沙龙的举办,正是为了打破领域壁垒,在思想碰撞中探寻“数智化”时代的发展共识。

活动伊始,CMA西安精英俱乐部汪灏主席在开场致辞中强调:“财务人与金融人的认知边界在技术洪流中不断消融,唯有跨界交流、实践探索,才能在这场静默却深刻的产业革命中把握先机。”这番表述为活动奠定了“开放、融合、创新”的基调。


40F3F

二、产教联动启幕:会计金融学院谢涛院长的教育创新宣言

西安欧亚学院会计金融学院院长谢涛副教授从“价值创造”的底层逻辑出发,剖析高校产教融合的创新路径:

“我们理解的‘创新’,不是营销层面的概念包装,而是回归教育本质的价值重构。比如我们推行的‘项目负责人制’,让教师以市场化主体的身份参与实践项目,既获得了收入增长的渠道,更在过程中理解了‘教学内容如何匹配行业需求’——这是一种‘教与产’的双向赋能。”

他还分享了学院在产学合作建设上的探索:“我们鼓励教师开设兼具教学与产业服务功能的工作室,将财务共享、金融科技等前沿内容直接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触摸行业脉搏。”


463C3



三、财务共享实践:从“集中化”到“智能化”的蜕变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财务共享中心财务专家王小凤女士以“数智赋能 智启未来”为主题,详细拆解了神东财务共享中心从0到1的建设逻辑:

• 痛点与破局:“我们集团业务遍布陕蒙、新疆等地,传统分散式财务模式导致核算标准不统一、数据孤岛严重,每月仅报表编制就需要七人团队熬夜到凌晨。”

• 技术重构路径:“我们引入了智能核算系统与业财一体化平台,将原本分散的7个财务模块整合为1个共享中心,通过RPA机器人处理重复性工作,报表处理效率提升5倍,人力成本降低40%。”

• 管理哲学升级:“共享中心不是简单的‘集中办公’,而是‘管理标准化+数据资产化’的转型。我们现在能实时提取各业务单元的财务数据,为集团决策提供分钟级支持,这就是数智化带来的管理质变。”

她还特别提到跨行业交流的价值:“我们主动与高校、咨询机构合作,把实践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方法论,这也是本次来欧亚学院分享的初衷——让行业实践反哺教育,让教育成果滋养行业。”

4D20F

四、金融资产前瞻:数质化浪潮下的权益资产掘金地图

开源证券高级投资顾问高记鹏先生的分享以“把握时代核心资产、2025权益资产配置展望”为主题,从金融视角,带来“把握时代核心资产、2025权益资产配置展望”的深度研判:

“在数智化浪潮下,资产配置逻辑正在重构。我们需要从产品竞争力、商业模式壁垒、企业护城河三个底层维度,去筛选具备长期价值的核心资产。比如新能源、高端制造领域,那些能持续迭代技术、扩张应用场景的企业,将成为时代的赢家。”

并从三个维度解析数质化浪潮下的金融新生态:

• 资产形态革新:“传统权益资产依赖实体企业盈利,但数质化时代,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权益凭证、跨境数字资产组合正在成为新的配置标的。比如某头部科技公司的数字专利权益,已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新宠’。”

• 国际市场联动:“美联储加息周期尾声与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深化形成共振,我们看到外资对A股核心资产的配置比例持续提升,这背后是全球资本对中国数智化产业的长期看好。”

• 个人投资者策略:“普通投资者可关注‘硬科技+消费升级’的交叉领域,比如AI算力基础设施、国产替代产业链中的权益资产,这些是数质化浪潮中的‘确定性机会’。”

他的分享既有宏观趋势的高度,又有实操落地的温度,让在场师生与从业者对“数智化金融”有了从“概念”到“具象”的认知跃迁。


4B8E4


五、教育30年深耕:民办高校的育人坚守与创新

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教授发表题为《教育空间与育人本质:民办高校的30年思考》的演讲。他从三个维度展开论述:

• 空间即教育:“我们的‘春山里’建筑群,从设计阶段就植入了‘学生中心’的理念——开放式讨论区、可灵活重组的教室、24小时自习空间,这些物理空间的设计,本质是对‘学习发生场景’的重构。”

• 民办教育的价值坐标:“中国民办教育不是公办教育的‘补充’,而是‘差异化创新’的试验田。我们30年来坚持‘小规模、高水平、应用型’定位,就是要在‘时间资源’这个最宝贵的办学资产上做文章——让学生的大学时光每一分钟都有成长价值。”

• 育人的终极追问:“我们反复思考,大学能给学生什么?答案不是‘一纸文凭’,而是‘健康成长的能力’——让学生在富裕时代不被物质裹挟,在智能时代保持独立思考,这是我们30年不变的育人追求。”

他还分享了学校在“教师发展”上的创新:“我们建立了‘教师成长基金’,鼓励教师跨界学习,比如派财务专业教师到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挂职,让教学内容永远保鲜。”


39A29



六、活动价值:双向赋能的行业与教育生态

本次沙龙的价值,不止于一场专业分享,更在于构建了“行业实践反哺教育,教育创新滋养行业”的生态闭环:

• 对财务金融行业而言,它是数智化转型的“经验交易所”,王小凤的共享中心实践、高记鹏的资产配置前瞻,为从业者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法论;

• 对高等教育领域而言,它是产教融合的“对接枢纽站”,西安欧亚学院通过30周年校庆的平台,将行业前沿需求转化为教育创新的动力;

• 对参与者而言,它是认知升级的“思想充电桩”,让财务人看到教育的育人温度,让教育者理解行业的变革烈度。


3FCB4


当行业先锋的实战经验遇上学界权威的创新思考,当企业需求对接高校智慧,这场“数智融合”秋季沙龙已超越一场活动的边界,成为财务与金融领域转型的“新引擎”。

站在西安欧亚学院3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这场沙龙是学校“开放办学、创新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 未来,在数智化浪潮与产教融合的双重驱动下,行业与教育的共生发展必将谱写出更多精彩篇章。


(会计金融学院 供稿)

您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最新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