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umnus

校友

首页 > 校友 > 校友故事 > 正文

校友

校友故事

莫建平:人生的转折,始于校园里“500米”的勇气

来源:品牌传播部    发布时间:2025-10-10

和欧亚的相识,或许是从填下高考志愿代码的那一刻,或许是入职站上讲台的第一天,又或许是各种因缘际会瞥见校园的第一眼……此后一路相知、相伴,从1年、5年、10年到20年、30年,在这里的青春、奋斗、成长的人生故事,都刻在了生命的年轮里,随时间沉淀、珍藏。

今年,西安欧亚学院将迎来“三十而立”的重要时刻。关于校园、美食、课堂,关于老师、同学、成长,你一定有许多故事在此刻浮现眼前。欧亚官微特别从3月起开辟“我与欧亚的故事”专栏,邀请在校师生、毕业校友、退休教工和关心欧亚成长的伙伴们一起,分享你与欧亚共同成长的点滴碎片,给光阴留住一段珍贵而美好的回忆。


本期讲述人:莫建平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多媒体技术专业2005届毕业生

现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犍为分公司网络技术经理

四川省犍为县政府英语翻译

资深英语培训师


01

赴一场与母校的20年之约


今年,是我从欧亚毕业的第20年,亦是母校建校30周年的重要时刻。6月12日,我再次登上前往西安的动车,这是毕业后第三次回到母校。最近一次是去年4月,我带着妻子和女儿同来,兴奋地向她们讲述我与这里的故事——分别17年来,我时常挂念的地方。欧亚于我而言,早已不止是一所大学。今年,我回到母校,有些记忆,需要沉淀下来,慢慢回味。


21175

2024年4月,莫建平与妻子女儿在欧亚合影


此行我有三个心愿:一是做回纯粹的学生,走进教室听一堂课;二是沿着校园小径漫步,捡拾散落在时光里的美好;三是若有机会,与胡校长见一面。出发前,我特意写了一封信,想着若是见不到,便轻轻塞在他办公室的门缝里,也算留下这份心意。


莫建平写给胡校长的信


5个小时的车程里,思绪不由自主飘回欧亚求学时光——那是我人生中最充实、最滚烫的岁月,即便过去多年,每次想起,依旧满心刻骨的感动。于我而言,母校永远是心中最好的大学。


02

始于“500米”的勇气


23年前,我怀揣着对大学的懵懂和憧憬踏入欧亚。那时的我,还是个刚从小县城走出的少年。第一次远离家乡,父母送我到学校,离别前父亲反复叮嘱我,要照顾好自己,那时的我对未来充满迷茫。


11298

2005年的欧亚餐饮大厦

直到那个秋高气爽的下午,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我看见一位外籍教师抱着课本走在校园里,心底突然涌起用英语打招呼的冲动,却又怕自己蹩脚的“四川英语”招来笑话。

纠结间,我默默地跟了他将近500米,最后攥紧衣角憋出一句“Good afternoon,sir! Where are you from?”他突然停下脚步,微笑地看着我,还竖起大拇指用中文说:“你很勇敢!加油!”手势里藏着温柔的鼓励,眼中满是对我“敢开口”的认可,我被这份温暖深深打动,心底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或许有一天,我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03

一个被善意托举的英文梦想


那晚我彻夜未眠,反复琢磨:英语口语零基础、高考英语成绩不堪入目的我,该怎么练才能学好?最后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每天早上8点、中午12点、下午2点和5点,都去外教楼和英语教学楼等外教——从教学楼到外教楼要走15分钟,这段路正好能和外教边走边聊,既不打扰,又能争取到练习时间。


8176

2005年的欧亚2号教学楼


起初一切顺利,外教始终热情耐心。为了第二天能多聊几句,我每晚都会花大量时间准备英语话题、反复背诵。可这份“一时兴起”的坚持,只撑了一个月就快到极限,身心俱疲的我几乎要放弃。直到一天晚上,我听见操场上传来整齐的英语朗读声——原来是一群英语爱好者在抱团练习。就这样,我加入了他们。有了伙伴的陪伴,也再也没提过“放弃”二字,但我仍然想接触更系统的英语课堂,于是,一个“蹭课”的念头冒了出来。


9CD5

2005年莫建平在餐饮大厦前拍摄的校园夜景


我壮着胆子,装作英语系学生,走进了英语系教学科主任张晓楠老师的办公室,想拷贝外教的课表。张老师惊讶地追问我是哪个班的,本就不擅长说谎的我很快被“揭穿”。

可出乎意料的是,她没有责备,反而对我的想法给予了完全的肯定与支持。从那以后,我们成为一生的朋友,无论是大学时光,还是后来的生活里,她都给了我无数珍贵的建议。

后来,我还和辅导员郭宏做了个约定:我保证通过所有专业课考试,她则同意我在自习课去英语系听外教的课。两位老师的善意,不正是母校“按你本来的样子生长”教学理念的最好诠释吗?

那时我真切地体会到:原来越努力,真的会越幸运。如今再回望那些披星戴月练英语的日子,只觉得每一份付出,都无比值得。我常常想,若是当初没有迈出“开口说英语”的第一步,或许我早已在漫无目的中,辜负了最宝贵的大学时光。


04

一生未辍的晨读


正是这段在母校的英语学习经历,让我完成了从害羞内向到积极开朗的蜕变。于我而言,英语从来不止是一门交流工具,更是一把改变人生轨迹、重塑生活方式的“钥匙”。


1FEB6

莫建平2005年的欧亚毕业照 (后排左四)


毕业后,我从西安到杭州,再到成都、乐山,先后做过英语培训、翻译,也涉足过国际贸易与外企管理,如今仍在教学与翻译领域深耕——每一份职业选择,都与英语紧密相连。直到今天,我依然保持着每天50分钟早读英语的习惯,因为我始终相信:只有时刻准备好,才能在机会来临时牢牢抓住。感恩母校,让我拥有了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227CE

156FF

2017年,莫建平负责四川国际旅游博览会犍为县官方介绍和翻译


05

梦想成真——与胡校长的深入交流


这些年靠英语走的每一步,都让我更想回到母校——那个点燃我英语梦的地方,也让我“见胡校长”的心愿愈发强烈!在多人的帮助下,张晓楠老师联系到了胡校长秘书。令人惊喜的是,胡校长简单了解我的情况后,不仅邀请我列席下午品牌传播部的会议,还特意安排了见面时间,换上建校30周年文化衫的我,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见到了胡校长。


172BB

2025年,莫建平(右一)与胡校长合影


他的平易近人远超我的想象,耐心地听完我与母校的故事以及我的职业经历后,笑着说:“保持每天晨读的坚持,有机会去国外留学深造,再将英语与当地旅游、教育、贸易结合,会有更大的价值!”会议结束后,胡校长主动向我询问联系方式,还赠送了签名礼物。我此行最大的心愿,圆满达成。

这次回来,我真的“做回了学生”——有幸旁听了英语系成凤莲老师精彩生动的英语口语课,看着课堂上积极向上的学弟学妹,望着母校翻天覆地的变化——关肇邺院士设计的图书馆已成西安地标,斩获“2025匠池奖”的和光文体中心游泳馆、即将启用的春山里学生公寓(注:目前已启用)……校园不仅是知识殿堂,更化作城市人文风景一隅;学弟学妹们在国际赛事中屡创佳绩,创新的培养模式与校企联动机制,正让“百年名校”的梦想步步成真!


191AF

2025年,莫建平负责巴基斯坦总理倡议农业“千人计划”在华培训项目现场翻译


这么多年,母校教会我最深刻的真理:人生的转折,往往始于一次微小却决绝的选择,感恩您曾给予我的一切感动与力量。

亲爱的欧亚,您永远是我心中最珍贵、最美好的记忆,这里承载了我一生中最精彩的岁月。在您30岁生日之际,祝您生日快乐!盼您未来桃李满枝、声誉远扬,您永远是我“平凡世界的一束光”,时刻激励着让我成为光,温暖自身,也照亮别人!

您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最新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