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基层党建

光影铸魂,青春作答 | 第一青年社区分党委组织观看《建国大业》,回溯峥嵘岁月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30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筑牢青年学子的理想信念之基,第一青年社区分党委精心组织了经典红色影片《建国大业》的集体观影活动。这不仅是一次视听盛宴,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旨在引导同学们回溯建国伟业的筚路蓝缕,感知澎湃激昂的爱国热情。


光影里的历史课:于波澜壮阔中感知使命之重


《建国大业》以其恢弘的叙事,将那段关乎民族命运的风云岁月再度呈现在银幕之上。从抗战胜利后的复杂时局,到协商建国的群英汇聚,再到开国大典的万众欢腾……影片抽丝剥茧,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衷共济、共创伟业的历史画卷。


观影过程中,现场秩序井然,气氛庄重。同学们的神情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换——时而为前方的迷雾紧锁眉头,时而为先驱的智慧频频颔首,时而又为恢弘的胜利瞬间心潮澎湃。这已不仅是“观看”,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革命先辈们对信仰的坚守、对理想的赤诚、对人民的担当,透过银幕,深深叩击着每一位在场同学的心扉。



观影现场:青春与历史的对话


当影片最终定格在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声庄严宣告,灯光亮起,许多同学依然沉浸在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激情之中。热烈的掌声,既是对电影艺术的致意,更是对那段峥嵘岁月与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


刘博华同学表示:“观看《建军大业》,我被百年前青年革命者的热血深深震撼。南昌城头的枪声、三河坝阵地的坚守,展现了周恩来、朱德等先驱以青春赴使命的担当。他们与我们同龄,却在危局中扛起救亡重任,用热血筑牢强军根基。作为大学生,我更懂和平来之不易,也更明白要以先辈为榜样,肩负时代责任,争做时代新青年。”


8288


观看完影片,姚瑞同学表示:“《建国大业》没有沉溺于宏大叙事,却用一帧帧细节叩击人心。西柏坡油灯下的彻夜筹谋,香山小院里的紧锁眉头,天安门城楼下涌动的人潮,都藏着“建国”二字的重量。它让我懂了,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不是一句宣告,而是无数人把理想熔进岁月,用热血铺就的新生。这山河无恙,原是初心如磐。”


759C


观看《建国大业》许俊杰同学心潮澎湃:“影片以恢弘笔触再现了新中国诞生的峥嵘岁月,让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建立人民政权的艰辛与伟大。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那份跨越时空的民族自豪感依然灼烫。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更加珍惜当今和平繁荣的来之不易,坚定了为国家未来奋斗的理想信念。”


A102


杨芊睿同学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我看完《建国大业》的直观感受。拉回民国,内忧外患,战火纷飞。然而就像杜甫所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百姓们尖叫着逃离战火时,上位者沉醉于纸醉金迷的世界,他们丑恶而肮脏的嘴脸,成了一把尖锐的剑,直直插入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动脉。不会有任何一个百姓去真心地拥护资本家。历史的抉择源于人心得向背,而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以及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的政策,最终夺得了人心。‘水可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历史总结的趋势,这便是我从《建国大业》中所深刻领悟到的。


862E


立德树人:欧亚学院爱国教育的生动注脚


西安欧亚学院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爱国主义教育视为人才培养的灵魂工程。第一青年社区作为学校践行“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生动载体,此次观影活动正是社区将爱国情怀培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


我们坚信,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精神的塑造与价值的引领。通过此类沉浸式、有温度的活动,让宏大的家国叙事融入青年的成长体验,从而激发其内在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引导他们自觉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以史为鉴,照亮前路


一幕幕光影,记录的是过往的史诗;


一颗颗年轻的心,跃动的是未来的希望。


此次《建国大业》观影活动,在第一青年社区学子心中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点燃了砥砺前行的灯火。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欧亚青年,当以史为鉴,珍惜韶华,将观影带来的深刻感悟转化为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在属于自己的时代舞台上,书写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


供稿单位:第一青年社区分党委


您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最新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