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欧亚学院的质量元年,近期学校也开展了系列的质量月活动,作为欧亚教师,已经真切感受到了学校抓质量的信心和决心,对于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党员们,更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保障学校质量战略落地。
向课堂效果要质量
张莉娜同志,国贸专业课程中心负责人,教师支部书记,校级优秀党员。她认为对于老师而言,践行欧亚质量观的首要抓手是向课堂效果要质量。
她本人承担校级重点课程《跨境电商运营实务》的建设和教学任务,该门课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开通店铺、店铺装修、店铺运营和店铺优化四个模块。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她多次采用校企联合授课形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带学生去企业实地参观,以及赛教结合等多种形式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且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内容重构
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张莉娜老师带学生去企业参观
除此之外,她还为课上40%存在学习困惑的学生专门构建互动社区,让学生在课下有畅通的答疑解惑渠道,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学有所获,教师也教有所成。能对教学质量贡献一份力量,她觉得很自豪。
目前课程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指导学生曾获得全国新零售买手创业实战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教师发表相关论文和申报课题已结项;课程网站已搭建完成。

学生获奖证书

教师教学成果

课程网站建设
她和她的团队将会持续推进课程建设,并把好的教学模式推广给更多的同事,只有提高课堂质量,学校质量战略才能顺利落地。
向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要质量
江渭同志,电商专业教师,也是分院党龄最长的党员,也是学生眼里的良师益友,他时刻践行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他认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江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大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江老师照片
有一组学生在他的指导下,针对脱贫攻坚中偏远农村物流不畅问题专门设计了一款“货郎担APP”,通过农民下山办事捎货的方式解决了贫困地区货物无法及时送达的问题,打通了偏远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实现了农民和快递公司的双赢,助推了国家扶贫工作。该项目获得第九届三创赛国赛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创业项目立项,并成为经教育厅筛选唯一代表学校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他指导学生针对室内WiFi信号死角问题设计的新型路由器不仅获得了互联网+、三创赛和挑战杯等多项大奖,而且还获得了三项国家专利。他指导学生的参赛项目帮助百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并且获得了软著一项。他也因指导团队成绩优异多次被各项大赛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并被西安交大和西安邮电大学等院校邀请去做学科竞赛的学术报告。
江老师指导竞赛
软著图片
他常给学生说,什么是受人尊敬的大学?那就是每次比赛中面对众多的985、211高校你们能够登上最高领奖台,让欧亚的旗帜高高飘扬,这就是受人尊敬的私立大学,这就是对受人尊敬的私立大学的最好诠释!他还教导学生正确认识参赛这件事,他说,获奖不是目的,关键是通过比赛使学生得到成长和能力提升。他用他的行动和感召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欧亚学子,也为提升欧亚的教学质量默默付出。
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突破
李静同志,电子商务课程中心教师,校级优秀党员。她认为对于老师而言,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她本人承担商科学科平台课《互联网营销》的课程建设工作,该课程以具体互联网营销任务为依托,以营销原理为基础,以互联网营销工具运用为重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互联网营销的基本理论,比较系统地掌握从事互联网营销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企业营销实践与市场运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决策参考,为各级工商企业、管理部门、各类营销及金融机构培养具备互联网营销知识和技能、有开拓和创新精神、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课程体系重构图
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深入学习,目前,在作业展示、大赛作品、创业项目和发表论文等方面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小组学生通过行业调研,综合利用本课程所介绍的互联网营销的方法和技能围绕某行业针对具体产品进行网络推广,从而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互联网营销实践方面的能力。

小组阶段学习成果展示图
在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涌现出了一些新项目,内容涉及农业、医疗、旅游、共享经济等多个领域,一个个优秀作品的呈现,反映出学生互联网营销思维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2018年至2019年期间,参加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共报名56个项目,参赛学生达264人,获得奖项26项,涉及学生130余人。经过激烈角逐,物流学子喜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学生们巧妙的构思,科学的论述,精彩的陈述以及项目本身的商业潜力无不获得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
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vvin学生团队的项目“ARriver—基于AR技术的APP导航”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立项;igreens学生团队的项目“‘i-grees ’垃圾分类回收智能平台”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立项;货郎担学生团队的项目“‘货郎担’一款解决农村贫困偏远地区快递最后一公里的APP设计”,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
在教师的联合指导下,学生团队结合项目,进行成果转化,发表论文数篇。
通过课程学习,不断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知识的应用及检验,从竞赛中成长的优秀选手王宇航、安鑫、叶金淇、史致远、周旭阳等,他们先后斩获了多项全国大奖,同时也得到了企业的青睐,作为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不断创新、突破,站在了欧亚的最高领奖台上,成为青春的榜样。

李老师认为虽然课程建设成果明显,但是课程小组仍需要进一步努力,不断推进课程信息化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赛教结合,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让更多学生受益。她也会把她在建设课程中的经验和同事分享,也期待有更多更好的课程呈现给学生。
正如教育部提出的要加快振兴本科教育,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淘汰“水课”、打造“金课“,作为党员教师,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仅向课堂效果要质量,向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要质量,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突破口,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梳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加强学生过程考核,以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校实现质量战略保驾护航。
(供稿:物流贸易学院党总支 编辑: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