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基层党建

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精神——记人事处党支部赴杨虎城将军陵园参观学习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16

铭记

不只是民族的悲怆

还有落后必亡的训诫

纪念

从不为宣扬复仇的怨念

只为许下复兴的心愿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无辜死难之生命,告慰血与泪浸染之土地。这一天,举国上下以各种形式深切缅怀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达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矢志复兴的坚强意志。为继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人事处党支部于2020年12月14日——国家公祭日次日,组织全体党员赴杨虎城将军陵园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精神。

杨虎城将军是陕西籍著名的爱国民主将领,陕西省蒲城县人。1911年投身辛亥革命,1926年为策应北伐战争,率部坚守西安8个月并取得胜利。历任国民联军第十路总司令、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职。他忠诚祖国,热爱人民,在民族兴衰存亡关头,总是把个人前途同民族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辛亥革命时期和国民革命时期,将军组织抗暴“中秋会”、投靠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为陕西的建设发展和一方平安做出积极努力和贡献。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为促进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斗争取得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杨虎城将军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抗日,反对内战。1936年12月12日,杨虎城将军与张学良将军共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使蒋介石停止“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促成国共第二次全面合作,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为中国共产党争取了宝贵的休整时间,而且还为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契机。

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陵园坐落于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东1公里处,背依凤栖原,北与杜公祠毗邻。整个陵园不如一般烈士陵园气派、庄严和肃穆,却给人朴素、简洁而寂静的感觉。大门上方镌刻着“杨虎城将军陵园”七个大字苍劲有力。杨虎城将军墓,周长约30余米,碑楼高约5米,高大宏伟,墓周柏树环绕,郁郁葱葱,显得庄严肃穆,让人肃然起敬。陵园里同时安葬着杨将军的秘书、革命烈士宋绮云夫妇和他们的儿子——中国革命最小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杨将军的副官间继明和张醒民烈士,以及杨将军的夫人谢葆贞和次子杨拯中和幼女杨拯贵。在庄严肃穆的烈士墓碑前,大家深深鞠躬,以表达对英烈的深切悼念和崇敬之情。

随后,大家一起参观了“杨虎城将军纪念室”。纪念室是一个“四合头”的小院,分为两个展室,分别展示了将军生前到遇难,以及党和国家、人民悼念将军的历史瞬间,用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详实的文字记录,介绍了杨虎城的生平简历、英雄事迹,以及党和人民对杨将军的高度评价和深切的怀念。大家认真的了解先烈们浴血奋战的故事,感受着革命峥嵘岁月,感慨于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通过参观学习,大家对杨虎城将军以及身边工作人员和家人等烈先们的革命事迹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爱国情怀。党员们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立足当下,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弘扬先烈的革命精神,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奋发进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供稿:人事处党支部)

您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最新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