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色经典遇上青春岁月
当信仰之光照亮宿舍一隅
一场浸润心灵的红色之旅便有了温暖的开端
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近日,第一青年社区一批入党积极分子主动牵头,与身边的同学们在宿舍开展了一场品读红色故事的感悟分享特色活动让红色精神在互动中传递、在感悟中扎根、在生活中延续。
暮色渐浓,宿舍的灯光亮起,没有喧嚣的嬉闹,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清晰入耳。5名入党积极分子与同宿舍及隔壁宿舍的7名同学聚集在一起,一场以“共读红色经典,传承初心力量”为主题的读书会,在这间不大的宿舍里悄然开启。大家围坐成圈,手边摊开的《红色家书》、《革命先辈的故事》等书籍,仿佛一扇扇通往峥嵘岁月的大门,等待着被轻轻推开。
一、在字句间触摸滚烫信仰
“我想给大家读一段赵一曼写给儿子宁儿的家书。”入党积极分子贺潇晴同学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几分凝重,“‘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当最后一个字落下,宿舍里静得出奇,几名同学悄悄红了眼眶。
“我印象最深的是《长征路上的红小鬼》里,13岁的小战士林宇把半块干粮让给伤员,自己却饿晕在雪地里,他的年纪和我们差不多,却有着超越年龄的坚毅。”“红色故事不是尘封的历史,里面的每一份坚守、每一种勇气,都是我们今天依然需要的力量。”讨论在热烈展开.......

二、在笔尖下书写青春誓言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雕琢,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原来‘家国情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赵一曼烈士‘为国牺牲’的决绝,是红小鬼们‘不拖累队伍’的坚持,读懂了他们,才懂今天的幸福有多珍贵。”“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不仅要自己铭记红色历史,更要带动身边人,让红色精神在青春里发芽。”“从革命先辈身上,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未来我要把这份力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做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昏黄的灯光下,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上写满认真,笔记本上的字迹,是与先辈的对话,更是对青春的承诺。

三、在角落间搭建精神灯塔
为了让红色精神常伴身边,读书会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共同布置宿舍“红色角”。大家分工明确、有序配合,一起为这个红色小角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有的将书写好的感悟笔记用夹子串起,挂成别致的“感悟帘”;有的将红色书籍分类摆放进简易书架,还细心地在每本书上贴了手写推荐语;还有的用一束玫瑰花进行点缀,让这个小小的角落瞬间充满了浓厚的红色氛围。

“以后我们可以在这里随时翻阅红色书籍,交流读书心得,让红色角成为我们的精神加油站。”负责布置的姜雨彤同学望着亲手打造的红色角,脸上漾着藏不住的成就感。
四、在岁月中延续精神传承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红色角的书籍上,也洒在同学们年轻的脸上。有同学在红色角重读《红色家书》,有同学在感悟帘前驻足沉思,红色故事里的精神力量,正以这种温暖而鲜活的方式,浸润着每一位青年学子的心灵。
这场别开生面的红色读书会,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让红色文化走进了宿舍,走进了青春生活。红色精神从未远去,它藏在一页页书籍里,藏在一次次讨论中,藏在一个个用心布置的红色角里,更藏在每一位青年学子传承初心、勇担使命的信念里。
一纸红书、一隅灯火、一群青年,红色夜读会让信仰在笔尖流淌,让精神在青春里扎根绽放。
供稿 | 第一社区分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