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青年社区分党委 发布时间:2025-10-29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大一新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思想成长、理想塑形的关键阶段,能否引导其正确认识党的性质宗旨、明晰党员发展路径,直接关系到为党育才的质量,关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在此背景下,第一青年社区分党委以班会宣讲为载体,系统解读党员发展流程,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践,也是筑牢党的青年工作根基的必然之举,更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了强劲动力。
把握青年认知规律,让宣讲内容 “入脑入心”
党员发展流程涵盖申请、培养、考察、接收、转正等多个环节,对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而言,若仅以条文形式宣讲,易陷入 “抽象化、概念化” 困境。高校开展班会宣讲,需紧扣青年学生思维活跃、注重实效的特点,将 “严谨性” 与 “生动性” 有机结合。一方面,以 “阶段化拆解 + 重点标注” 的方式,清晰呈现从提交入党申请书到成为正式党员的全流程,明确各环节的时间节点、材料规范与考核标准,让学生对 “入党要走哪些路” 有清晰认知;另一方面,聚焦学生 “急难愁盼”,针对 “入党申请书如何体现真情实感”“思想汇报怎样反映成长变化”“学业与志愿服务如何协同推进” 等高频问题,通过 “政策解读 + 案例分享” 的形式,用身边优秀党员的成长故事作示范,让抽象要求转化为可感可学的实践指南,切实消除学生的认知困惑,为其成长锚定方向。
强化统筹协同保障,让宣讲工作 “走深走实”
一场高质量的党员发展流程班会宣讲,绝非 “单打独斗”,而是多方协同、精心筹备的结果。在宣讲队伍组建上,由辅导员搭配经验丰富的学生党员骨干,形成 “师生同讲、双向互动” 的格局,既保证政策解读的权威性,又增强与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宣讲组织实施上,摒弃 “一刀切” 模式,结合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宣讲时间与形式,通过 “提前征集疑问 + 现场互动答疑 + 课后一对一辅导” 的闭环服务,确保每一位有需求的学生都能获得精准指导;在宣讲效果巩固上,将班会宣讲与后续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课学习等工作衔接起来,建立 “宣讲 — 跟踪 — 反馈” 机制,持续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与成长进度,让宣讲成果真正转化为学生追求进步的内生动力。
从 “启蒙引导” 到 “成长赋能”
党员发展流程班会宣讲的价值,早已超越 “流程解读” 本身。它不仅是一次面向青年学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一场党与青年的 “心灵对话”—— 通过清晰的路径指引,让青年看到 “如何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通过鲜活的榜样示范,让青年理解 “党员身份意味着怎样的责任与担当”;通过持续的关怀陪伴,让青年感受到 “党组织始终是成长路上的坚强后盾”。当越来越多的大一新生在宣讲中明晰方向、坚定信仰,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当 “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 成为青年学子的自觉追求,这场宣讲便真正实现了 “为党育才、为国铸魂” 的深层价值。
新时代新征程,高校肩负着为党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开展党员发展流程班会宣讲,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升实效,必能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思想淬炼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磨砺中增长本领才干,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第一青年社区分党委冯艳莉老师班会现场宣讲图
第一青年社区分党委赵金丽老师班会现场宣讲图
供稿 | 第一青年社区分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