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新闻 > 教育观点 > 正文

新闻

教育观点

胡建波:星巴克在欧亚——一杯咖啡的商业故事

来源:胡建波    发布时间:2025-09-03

7CC27


今天早上,我去星巴克买咖啡,刚好遇到店长,随意交流中,她告诉我一个信息:在西安的高校中,实际运营的星巴克门店仅有两家——一家现已关闭,另一家就坐落在欧亚校园。


在欧亚运营的这家店,业绩并未达到理想状态,这其实在我意料之中。当初学校商业管理部门提出引进星巴克时,我作为董事长,确实有些犹豫。我个人也觉得一杯三四十元的咖啡价格偏高,甚至十几二十元的瑞幸都未必会喝,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消费能力?这是我最初的顾虑。


后来我自己简单算了一笔账:若以学校两万名学生和两千名教职工为基数,每天大约能有100多笔订单。以每单30多元计算,基本可维持运营。加之星巴克在选址方面极具经验,最终他们选择了虹桥学生中心的最佳位置——内外皆可进出,既醒目又便利。基于这些考量,我最终同意了星巴克的入驻。


星巴克一直倡导“第三空间”理念,因此在装修与设施方面投入标准很高。我记得当时了解到,平均每平方米的投入(含设备)约在2万元左右。开业后,星巴克确实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4FCA8


作为一所以商科为主的高校,星巴克的存在无疑提升了欧亚的校园文化与品牌形象。然而其经营状况却未如预期。前段时间,我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学习蔡舒恒教授的战略趋势分析课程时,恰好接触到有关星巴克在中国发展的案例,使我对他们所面临的挑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顺便说一句,蔡教授说,他这些年尝试了很多新品牌的咖啡,最终还是选择了星巴克和它们的第三空间,我也有同感。


近年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受到瑞幸和库迪等品牌的强烈冲击,压力巨大,甚至一度传出欲出售中国业务的消息。相比之下,瑞幸凭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高效运营,优势显著。


因此,今天我特意向星巴克店长询问了经营中的困难。他们反映,外卖订单量不少,但因校园门禁管理较严,骑手取餐不太便利。我表示将协助推动解决这一问题,以便更好地服务周边住户和商业客户。我还注意到,星巴克近期推出了打折与赠卡等活动,一杯咖啡的实际价格甚至可降至十几元,这令我有些意外。我想,学校今后在一些正式接待场合(如合作企业来访、兄弟院校交流)中,可优先选择在星巴克进行消费与洽谈。


3BF26


当然,欧亚校园内的咖啡市场竞争确实激烈。校内已有近十家咖啡品牌,包括两家瑞幸、一家库迪、iCOFFEE、贰肆㭍咖啡,天猫超市内的咖啡吧,以及肯德基等餐饮店提供的咖啡产品,欧亚已经形成了浓厚的咖啡文化氛围。在这一格局下,星巴克自然面临不小的挑战。但我相信,通过其新推出的优惠活动,加之外卖服务与校内团体采购的支持,经营状况将逐步改善。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自媒体中有人提出“选民办本科不如选公办大专,因为能学一门技能”,其关注点仍停留在“制造业就业”。但他们并未意识到,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零售与服务行业才是更具吸引力与发展空间的方向。欧亚在这一领域已坚持探索十数年,与产业界保持着广泛合作,持续为零售与服务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


学生们对这些行业的管理岗位也表现出浓厚兴趣:工作环境较为优越,收入可观,就业面广阔。无论是购物中心、餐饮连锁还是大型零售企业,都对我们的学生有很强的吸纳意愿。这也成为我们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界容易忽视却极具价值的一环。


我衷心希望星巴克能长期留在欧亚。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品牌,更与我校的人才培养理念紧密相连。回顾当年引进肯德基时,我们将其定位为“教学餐厅”——这也是肯德基在中国首家教学餐厅,内设小教室,服务人员也多为学生。该餐厅已为西安乃至周边地区培养了大量店长级管理人才。对于星巴克,我同样怀有类似的愿景: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服务行业发展。


42273


根据2024年12月的数据,按全球门店数量排名,餐饮连锁前十强中,中国品牌已占据3席(蜜雪冰城、瑞幸、华莱士),其余7家多为美国品牌(如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达美乐、汉堡王等)。欧亚工商管理学院的重点培养方向中,超过一半的学生面向消费与零售行业。我们已与万达商业、宜家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而消费零售与餐饮连锁行业的就业市场容量巨大。若学生能在校园内就接触到高端餐饮管理体系,未来便有望成为店长级别的管理人员,其收入与发展前景都十分可观。


因此,将7-11、肯德基、星巴克、蜜雪冰城等真实商业品牌引入校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消费选择,更使他们能在校园环境中体验真实商业运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提升在零售与消费行业中的管理能力。


51F97


星巴克留在欧亚,远超一个商业据点之意义,它已成为一杯咖啡所映照出的教育价值与商业启示。它是一种更优质、更多元的服务体验,温暖校园日常;是学校商科品牌的有形延伸,提升整体形象与认知层次;它更是校企协同育人的鲜活课堂,将一线案例与实战场景融入教学。


一杯咖啡,氤氲之间,不仅是风味与价格的抉择,更折射出一所大学拥抱现实、融合商业与教育的理想之路。星巴克在欧亚,早已超越“存在”的范畴,成为一扇窗口,透过它,我们看见商业的真实,也照见教育的未来。


您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最新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