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新闻 > 欧亚要闻 > 正文

新闻

欧亚要闻

战略规划工作坊: "天龙八步" 赋能二级学院"十五五"战略突围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16


当战略框架化为实战指南,当理论推演碰撞一线智慧,一场聚焦二级学院未来发展的“十五五”战略规划工作坊在西安欧亚学院掀起头脑风暴。4月3日,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赵健以“天龙八‘步’: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学院战略”为主题,面向全校二级学院领导及专业主理人,系统解析战略规划方法论,并通过小组演练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工作坊伊始,西安欧亚学院校长助理赵军镜致欢迎辞。他强调,战略规划是应对高等教育“存量竞争”的核心能力。


赵健开篇明义,借用德鲁克的观点强调:“战略不是研究未来做什么,而是今天做什么才有未来。”面对规范性政策、就业压力、生源缩减、学历通胀与技术革命等多重挑战,民办高校必须聚焦学生和社会需求,从“探索性质量创新”转向“竞争性创新突围”,才能获得未来生存的一席之地。


手艺:战略的一种新图式


在管理学界有一句玩笑:“一千个战略专家会有一千种战略定义。”赵健借用“制陶匠”的比喻,说明了战略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科学,还是一种手艺。管理者需要像陶艺人熟悉陶泥一样熟悉自己手头的工作。战略的形成需要管理者对细节的关注、对材料(即组织和市场)的亲密接触以及对整体的把握。战略形成就像陶艺人的“手艺”,是一个动态的、实践的过程,通过感觉、反馈和直觉进行不断学习和完善,而不是一个机械的、静态的规划。



天龙八步:解码战略规划方法论


组织战略制定存在多种思想和方法论,本次工作坊使用的“天龙八步”是根据高校组织和业务特征研制的战略规划制定模型。从差距分析入手开展自查分析,旨在找出自身绩效差距和机会差距,为下一战略周期的业务改进提供导航。任何组织都需要具备战略意图,战略意图来自组织的使命追求和当下的发展预期,有了清晰的战略意图有助于澄清要解决的战略重点问题。战略制定离不开宏观环境分析和行业分析,对高校而言,政策和人口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对环境的分析重在洞察哪些缓慢逼近却影响深远的挑战,而非预测黑天鹅事件。虽然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性并不强,但随着教育适龄人口下降,生源竞争、声誉竞争将变得激烈,需要聚焦目标市场进行竞争分析。影响战略规划的另一类因素是学校的内部环境,包括自身的价值创造模式,核心能力与资源,大学制定战略规划时往往将自身分析视为成就和不足的总结,并没有将组织自身视为战略的一部分,导致许多战略制定出来也因为组织能力和资源不足而无法落实。大学的战略发展在于差异化的特色发展,“大学的差异性发展方向和定位是什么,要服务哪些学生和企业”“‘十五五’期间的总体目标是什么,达成目标的路径是什么”等关键问题都需要在战略思路中得以体现。战略绝不只是定目标,而是找到达成目标的路径、方法和关键因素,并在工作中将这条路径进行落实,把关键因素打穿做透,才能形成战略竞争力。战略如何进行测量和控制,就需要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不是孤立的数字,而是构建测量战略成功的方法测量体系,找出实现战略目标的先导性指标。



实践:如何练就战略“手艺”


工作坊中,各学院根据“天空八步”系统演练,对每一个步骤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归纳和分享。有老师表示:“很多工作以为想清楚了,但是在演练中依然难以回答这些战略问题,此前以为战略就是宏大的工作计划,现在体会到战略是以终为始的系统谋划,战略要有差异性,通过工作坊的演练,帮助我跳出日常工作思维,从战略角度思考什么是特色、什么是定位、什么是以雇主为导向,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



平衡:在多种逻辑张力中中寻找适合的战略


各学院对战略问题的回答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也印证了战略的“手艺”特征——没有一套战略是适合所有学院的,战略必须是内生的,也不是外人能够制定出来的。赵健以战略平衡论为工具,解析了战略需要平衡的七对关系,以及制定战略需要的四种能力。



本次工作坊通过理论解析与实战演练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各学院的战略思维与规划能力,现场产出了一批具有差异化特色的战略雏形,标志着这场集智共研、启航“十五五”的战略工作坊圆满落幕。学校战略规划委员会和教育创新研究院将持续为各单位提供战略技术支持、案例解读和事务协调,帮助各单位提升战略能力,统筹推进学校“十五五”战略规划编制和持续性战略变革。





(教育创新研究院 供稿)


您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最新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