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尽,欧亚即将迎来五月开学季。按照师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安排,4月30日上午,一场开学疫情防控演练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演练设计了“大门入校、公寓入住、餐厅就餐、教室上课、就诊留观”五个模拟场景,分别对学生入校流程、住宿用餐流程、突发情境处置等做了情景预演,确保学生安全、顺利返校和有序开学。
演练场景:大门入校
东门、西门口分别设置有人员通道、车辆通道及健康观测点。


学生到达东门、西门外后,由工作人员引导在人员通道排队,间距1.5米。现场扫描入口处的“西安一码通”健康二维码。

符合返校批次要求、显示西安一码通“绿码”的同学进入排队队列,接受红外测温检查。体温正常的学生进入闸机排队通道,接受批次核验。

如发现体温异常(高于37.3℃)学生 ,工作人员将其带至“健康观测点”进行复检。确认体温异常者,启动应急处置机制。最后由消毒人员立即对测温区进行消毒。

学生刷卡或刷脸进入校门后,在口罩发放点,将自己所戴口罩放入指定废弃口罩垃圾桶,领取学校放发的口罩。
演练场景:公寓入住

学生正常入校后,进入公寓门口排队办理入住手续,间距1.5米。入楼前进行“三消”(手消毒、鞋底消毒、行李消毒)。测温正常后登记个人信息,确认住宿信息,刷卡入楼。

学生进入公寓楼时,如宿管抽检发现学生体温异常(高于37.3℃)及有问询症状乏力、咳嗽等,将学生带至临时留观点使用水银体温计复测体温,若留观区复测体温仍高于37.3℃,则安排转诊检测,并将学生等待区、留观区消杀。
演练场景:餐厅就餐
疫情防控期间,为减少餐厅人员聚集带来的安全隐含,除现有金桥餐厅、餐饮大厦二楼两个餐厅外,还新增体育馆西北角、西门广场、新商业街北侧、北C瑞幸咖啡区、金融咖啡厅、金桥餐厅广场等校园快餐供应点和北区客厅、体育馆、文传咖啡厅等多个公共就餐场地,支持堂食、外带、线上预订多种就餐方式。同学们可选择就近区域就餐。

进入餐厅时引导师生间隔1米排队、并接受体温排查,体温正常者进入餐厅。两次测温高于37.3度者,引导至隔离点,并报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做好跟踪记录。
进入餐厅后,按照窗口功能划分(自提区、打餐区)及安全排队标识进行排队取餐。

坐下用餐的最后一刻再摘下口罩,原则上单人单桌按标识同向就坐,两人就坐必须斜对角就坐(会放置隔离板)。

若发现餐位数已不能满足进入餐厅用餐的人员需求,分流师生至外售点就餐或线上预定,线上预定自提可通过手机在“EU生活”公众号内进行预定点餐。

餐厅出入口分离,引导师生从入口进入餐厅用餐,从出口离开。
演练场景:教室上课
根据“错峰返校”的原则,对于按计划如期返校的学生,线上课程按计划转换为线下课堂面授课程;对于暂未返校的学生,仍按原教学安排进行线上教学,直至学生返校后转换为线下课堂面授课程。

线下课堂上课时,教师提前10分钟到达教室,检查教室通风情况,提醒学生戴口罩。课前考勤,发现无故缺勤学生,报分院对接人追踪。询问学生身体情况,无不适,正常上课。

如发现自己有身体不适,举手向任课教师汇报。老师询问身体状况,并向分院对接人、校医院汇报异常情况。若无发热、干咳情况,组织正常上课。如有发热、咳嗽状况,暂停课程,等待转入医疗应急处置流程。
演练场景:就诊留观

学生前往门诊部就诊,预检分诊。体温正常、无疑似症状,进入门诊就诊。
如有发热、咳嗽等情况,引导至临时隔离点,启动应急处置机制,转诊至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经判断非感染新冠病毒,学生持医院诊断证明,乘坐转运车返回学校。
校内宜优酒店2—6层设为留观区,若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就诊后暂时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但未明确诊断;返校前14天内曾与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史,目前无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医学观察者等在此留观。
(品牌传播部 万雨思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