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新闻 > 欧亚要闻 > 正文

新闻

欧亚要闻

【教学改革】不到园林,仍知春色如许、花开初夏——《园林艺术》课程

来源:人居环境学院    发布时间:2020-05-05

高蓝:我校人居环境学院房地产专职教师,高级工程师,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1901班学业导师。我曾在企业工作过很多年,因为热爱教育事业加入欧亚人居环境学院。我喜欢把“外面的世界”带进课堂,与大家一起分享。

(图一)高蓝老师

(图二)园林艺术课件

为了上好这门课,我对原有的授课计划和授课内容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和编排,结合优秀的网课资源和视频资料,设计线上多种互动环节,希望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策略。

策略一:重人文、提气质

园林课将设计与人文的结合,课程中精选大量视频、文学资料和诗歌,通过精心设计融入到课程当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带给学生对美的感知和体验。

园林是城市山林的缩影,是壶中天地的情怀,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东方特色人文的审美情趣。我们从中国古典园林早期的“山水崇拜”、”山水城市”框架的构建,到“昆仑神话”、“蓬莱神话”演绎出的“一池三山”的园林基本模式,都在探寻园林美学之思想渊源。

(图三)园林山水崇拜

(图四)园林的时代演变

我们从“恢宏大气”,“移天缩地在君怀”的皇家园林,讲到“诗情画意”、“精致风雅”的江南园林,探寻传统园林的造园情怀与园林意境;从先秦上林苑的象天法地,讲到“竹林七贤”魏晋风骨的审美自觉,再到“万园之园”圆明园的中西融合,探寻传统园林的时代特征与历史演变。

(图五)一池三山

(图六)园林的时代演变

策略二:勤思考、多动手

为了加强对园林空间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线上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原有授课计划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在课上和课后的动手绘画练习的时间和频率,并辅以优秀园林的视频和录播课程片段,让同学们从园林课中学到有料又有趣的新知识。

(图七)学生手绘作业-布局分析

(图八)学生手绘作业-空间分析

策略三:及时考察,保障学习效果

就典型案例和艺术设计方法,开展线上分组讨论和分组讲解;每一个知识单元结束后,增加线上或线下的测试和作业环节,及时考察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图九)学生手绘作业

(图十)学生手绘作业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虽不能去很多向往之地,但我们可以通过在线教学,让大家的心在美景如画中徜徉,从春色如许到花开初夏,直至顺利、平安、健康返校。

“小学的时候,在为数不多不被语文老师占用的美术课上,翻开美术书,放眼望去,最喜欢的还是有园林的几页图片,有山有水,意蕴绵绵,看得懂,好像也摸得着。这学期终于有幸开设了《园林艺术》这门课,高蓝老师将课内外的知识都融入进课堂,人文气息浓厚,讲解风趣幽默,让我们领略了中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通过课程我知道了园林的四大造景要素,明白了窗框可以成为画框,垒石可以成山,水映树影,高低错落,自成一景,将自然浓缩成一隅,也明白了艺术之美与自然之趣的结合,由时代孕育,进而代代相传,从而我们开始认识到历史中汲取传统的精华。”

—— 崔琪

“这学期通过学习了《园林艺术》这门课程,我们领略到了中国园林的艺术之美。在课堂上,高蓝老师给我们展示了许多的中国古典园林,详细讲解了这些优秀园林的空间布局,我们从中看到了自然与人工结合而产生的美景。我们也通过描摹园林平面图,深入体会到了园林的布局,以及景观与建筑是如何结合的。"

——杜晓萱

(人居环境学院 供稿)

您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最新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