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新闻 > 欧亚要闻 > 正文

新闻

欧亚要闻

【厕所革命】厕所无小事,这场研讨会给你最全科普

来源:品牌传播部    发布时间:2018-11-30

你是否知道,每个人平均一天要上6到8次厕所,一生累计有三年是在厕所度过的;

你可曾关注,全球仍然有23亿人没有基本的卫生设施,中国农村中小学厕所环境仍然薄弱;

你会不会觉得惊奇,人体排泄物不完全是废物,而可能是价值无限的宝藏,还能提炼出能喝的水;

每天上厕所这件小事,却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从国家领导人到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都在关注这一话题。

(图一)首届绿色学校“厕所革命”研讨会会场

11月27日-28日,在我校举行的首届绿色学校“厕所革命”研讨会上,来自部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发展规划及相关研究领域的负责人、社会公益组织的代表,与全国各地的学校代表一起,展开了一场关于教育与厕所深度融合的交流峰会,探索校园厕所建设的标准、评价及制度体系,为推动我国“厕所革命”、推进绿色学校建设建言献策。

全天12场演讲围绕新时代绿色学校厕所建设、善经济时代—建设校园厕所新格局、中国乡村学校厕所革命实践、校园厕所教育实践、未来厕所的发展方向和实践、校园小型智能厕所的设计、校园厕所清洁运营管理、如厕文化与身心健康、“废纸置换厕纸”公益项目、校园厕所科普空间、粪便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应用——科技助力校园厕所革命等主题展开,丰富、前沿的内容带给大家对校厕革命全新的认知与思考。

▌ 未来校厕方向:人文、生态、智慧

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绿色厕所建设成为校园“厕所革命”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二)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

“未来学校的厕所要围绕人文化、生态化、智慧化推进。人文化就是厕所设计中要考虑校园文化,要为人本身做设计,生态化就是要做到污物自净,尽量做到零排放;智慧化即要有厕所的监控、报警和感应等系统。”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在发言中说。他还从标准体系建立、推广与服务、渠道以及标准化厕所要素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未来“厕所革命”和绿色校园建设的方向。

(图三)昆山昱庭公益基金会发起人钱军

作为“厕所革命”的深度参与者和积极倡导者,昆山昱庭公益基金会发起人钱军对国内的厕所建设进展十分熟悉。他认为,绿色和生态是未来厕所的核心。“好的厕所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厕所革命’不仅是设施革命、技术革命,也是管理革命。”在他看来,厕所硬件建设只是第一步,建成之后,如何让厕所有效地运行才是“厕所革命”能否成功的关键。

(图四)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右)与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王振耀共同为中国教育智库网“校园厕所标准研究院”揭牌

钱军介绍,目前,昆山昱庭公益基金会联合多所大学和政府、国际组织发起成立了清华大学美院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北师大厕所文化研究中心、杜克大学大数据大健康研究中心、校园厕所标准研究院等四个研究中心,从人文科普、系统设计、厕所文化交流、人和厕所的大数据大健康、校园厕所的综合治理方案等方面,助力未来厕所的发展。

“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四个维度找到最恰当的平衡点,一个厕所才能设计得很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主任武洲说。

▌ 欧亚的绿色校园实践样本

作为肩负社会责任的一所大学,我校在建校之初就将绿色、人文确定为校园规划的原则。如今,绿色已由校园规划原则上升为教育理念。”我校董事长胡建波说。

(图五)我校董事长胡建波

校园“厕所革命”是欧亚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2015年,欧亚在西安高校中率先启动校园“厕所革命”,经过三年多探讨和实践,形成了校园厕所建设、改造、运营、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并打造了一批美观、实用、具有可推广样板的卫生间。欧亚还获得了世界银行IFC提供的专项绿色贷款,支持校园绿色改造和“厕所革命”。2018年6月,我校被评为省级“绿色文明示范单位”,并被授予“绿色学校”荣誉奖牌,成为省内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图六)与会嘉宾参观“居·所——厕所革命科普展”

现在,每一个走进欧亚的人,都能感受到欧亚厕所的整洁、干净。研讨会期间,欧亚人居环境学院策划的“居·所——厕所革命科普展”同期在学校西a座教学楼展出,在走廊两边的玻璃墙上,各国的厕所革命、不同建筑空间下的厕所、校园厕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校园厕所科普空间等知识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展示出来,尤其是全新打造的厕所样板间,引得来自全国各地的业内大咖和学校代表的点赞。

(图七)我校副校长李正

研讨会上,我校副校长李正阐释了欧亚的环境教育观。他从建构主义的情境要素出发,认为人与环境是持续交互、和谐共生的关系。欧亚把整个校园作为师生持续互动的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具体到校厕环境,欧亚通过建立适用于高校卫生间管理运营的标准,推进校内卫生间一致性体验,使卫生间由费用空间变为资源空间、教育新空间,实现了校园厕所的硬件升级、服务升级和运维升级,提升校园的生活品质,实现了打造节能、减排、生态、绿色、智慧校园的目标。未来,欧亚还将根据各个学院及空间的特点,打造绿色、艺术、科技、儿童等各多种风格主题的卫生间。

▌改善校厕环境与文化,他们在行动

2015年8月至今,世界厕所组织开创了针对改善中国农村中小学校厕卫生问题的实体项目——“彩虹校厕”计划,目前,已经有河南、湖北、广西三省的15所学校、7580名师生受益;

2006年至今,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学校全方位环境改善项目”已在重庆、贵州、广西、云南、新疆五省区300多所学校开展整校环境改善设计与规划激发培训、厕所设施建设与改造等活动,惠及约15万名学生;

在江苏,昆山培本实验小学的“废纸置换厕纸公益项目”开展两年多来,已经累计收集废纸5万多斤,如果一吨废纸保护了15万棵树苗,相当于他们已经保护了400棵树苗。目前,这一项目已在全国21个省区市的700多所学校落地;

这一组组数字背后,是政府与国内外公益组织联合推进绿色校园建设的成果体现。

(图八)世界厕所组织执行董事、中国区总裁蔡汉明

(图九)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代表处水与环境卫生项目专家杨振波

(图十)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校长陈慧琴

研讨会上,世界厕所组织执行董事、中国区总裁蔡汉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代表处水与环境卫生项目专家杨振波,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校长陈慧琴分别分享了各自在推进中国中小学校园厕所环境改善与人本教育上的努力。

“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是硬件建设与软件的结合,不仅仅是给大家提供设施,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改变、行为的改变和文化的改变。”杨振波说。

▌科技让校园厕所更美好

围绕着科技、生态、环保这些未来厕所的核心方向,与会的多位大咖分享了当下在科技层面取得的厕所生态研究成果,以期让校园厕所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厕所大部分配件在工厂完成,现场直接组装;随处可见的自动清洗设备、通风除臭系统;云端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厕所里面状态……中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事业部副总经理王龙展示的深圳街头两款小型智能厕所,充满了智能化体验和现代美感设计。他们结合校园的情况,做了多款校园小型智能公厕方案,太空仓、蜂巢、城市魔盒等多种组合给了大家超级期待的想象空间。

(图十一)中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事业部副总经理王龙

(图十二)校园小型智能公厕方案

“上游我们通过后续的努力补充数量充足的厕所,然后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中游设计科学环保、注入人文理念、美学理念的厕所,让如厕体验更加方便、舒适;下游的时候我们是否考虑过,厕所最尾端的排泄物怎么才能使它发挥最大的价值?”武汉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医学疾病方向经理吴昊提出的这一问题,引发了与会人员的思考。

(图十三)武汉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医学疾病方向经理吴昊

在吴昊眼里,常见的肥胖、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肿瘤都与人体肠道菌群产生着微妙的联系,提取粪便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应用于治疗疾病、提升人体健康水平。如果将相应的科技成果与校园“厕所革命”结合,校园人群的便尿将实现资源的最大价值转化。“一个最理想的状态是,我们上一次厕所、排一次便,系统会就反馈给你,今天的健康情况怎么样,是多吃点蔬菜还是多吃点肉。”吴昊说。

(图十四)枫洁建筑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邵俊杰

枫洁建筑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邵俊杰则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校园厕所有了一套专业的清洁运营体系,将能够减少22%的用水,35.2%的能源消耗,38.4%的废弃物排放和62.3%的有害气体,这将使学校及相应的建筑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品牌传播部 供稿/摄影)

您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最新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