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学位授予权专业评审是对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办学条件、课程设置的综合性评估,对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专家评审,有序开展
2021年4月15日上午,我校人文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士学位授予评审会在行政楼一楼东会议室召开,会议包含专业汇报、现场考察、材料审阅、师生座谈、专家评议、专家反馈六个环节。
参与此次评审会的评审组组长为华东师范大学耿文秀教授,其他评审专家分别是陕西师范大学胡卫平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衣新发教授、西安文理学院孙静教授、空军西安蓝天幼儿园赵敏副园长。同时,我校校长助理张乐芳教授、质量评估中心副主任许燕燕老师,以及人文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全体教师参与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人文教育学院执行陈阳老师主持,陈院长首先介绍了参会专家及校领导,我校校长助理张乐芳教授紧接着代表学校对专家的参会表示欢迎,专家组组长耿文秀教授表明此次评审会议对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专家评审会议有序开展。
艺术赋能,美学体验与项目式教学,助力学前专业发展
人文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焦晨老师进行了专业汇报,焦老师首先从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资源搭建、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介绍了专业建设情况。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热爱学前教育工作,了解国际国内先进学前教育理念,以心理、艺术、管理、双语为核心能力,从事中高端幼儿教育机构教学工作与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同时,欧亚学前教育专业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以及一定的艺术教学能力以外,特别注重的是艺术对人行为和心理的整合、赋能和美学的体验,并以儿童心理发展和认知特点为核心,梳理课程逻辑体系,尝试融合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验,构建学习共同体。
接下来焦老师重点介绍了跨学科朋辈学习与分级式项目教学的专业特色。在学习共同体的课程变革与落地中,教师搭建课程小组,通过跨学科与跨课程的方式进行团队化授课,学生打破年级间的壁垒,跨年级同辈学习共建项目。在分级式项目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五级进阶式项目,学生基于真实情境的探索与挑战,每个学期完成一个项目,整个项目需要运用到该学期所学课程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每个学期的项目难度逐级递增,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逐级提高,授课专业教师通力合作,提高学生课下投入度,保证学生达到学习成果。
总结反思,改进提升
专家组听取了专业汇报后,对专业的实验实训室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评审资料与师生座谈会,深入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经专家组集体评议,一致认为人文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合理,实验实训资源完善,分级式项目教学特色突出,满足教学需要,达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符合学士学位授予的条件。
其中,胡卫平教授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非常清晰、明确,有自己的专业特色,管理精细化,符合社会需求。未来应该围绕定位和特色,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与课程改革。衣新发教授和孙静教授根据实地考察和专业汇报,一致认为学前教育专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并且肯定了教师们的教学改革精神,同时提醒教师在课程设置中不要忽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应该同时兼顾学生实践和科研的需要。赵敏副园长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对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基本素养的逐步提升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出希望学生能够更多地走进幼儿园,成为理论的践行者和输出者。
另外,耿文秀教授希望学前教育专业能够充分利用人文教育学院艺术、音乐、舞蹈、心理方面的已有资源,加强学科融合,打造具备全国竞争力的学前教育特色,同时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改善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对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最后,校长助理张乐芳教授代表学校对专家的评审工作致感谢辞,表示学校会持续关注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在保持专业特色的同时,结合专家的意见及建议,持续推进专业改进工作,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本次评审是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一次检验,也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发展水平的一次契机。学前教育专业将持续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深入探讨课程体系构建,拓展实习实践基地,加强专业特色竞争力,以有效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人文教育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