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新闻 > 欧亚要闻 > 正文

新闻

欧亚要闻

【新生入学】我校财务处组织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

来源:财务处    发布时间:2019-09-24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群体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责任意识,帮助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我校财务处携手学生发展处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

近日,财务处特邀请成都银行西安分行为2019级新生举办了一场专题讲座。宣讲人员用简单易懂的PPT生动形象的讲解了“校园贷”的传播途径。通过真实典型案例的分析,介绍了目前社会上常见金融诈骗手段的类型和危害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强调了日常生活中用卡安全、谨慎网购、远离网络贷款等注意事项,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课。现场问答环节,同学们在提问解答的同时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宣讲内容。

此次讲座的成功开展,帮助同学们增强信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同时,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维护、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相关链接:

非法“校园贷”形式

1.“高利贷”

根据最高法院规定,借贷双方约定年利率未超过24%,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利率在24%-36%系灰色地带。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为高利贷,不予支持。

2.“多头贷”

从多个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形成一种“以贷还债”式的多头贷。

3.“传销贷”

不法分子借助校园贷款平台,招募大学生作为校园代理,并要求发展学生下线进行逐级敛财。

4.“刷单贷”

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理,以贷款购物刷单获取佣金名义进行的新型诈骗。

5.“裸条贷”

借款人(多为在校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借款并设定高额利息,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作为担保,当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款时,贷款人以公开其裸照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逼迫借款人还款。

7.“培训贷”

打着金融创新旗号的“培训贷”,实为“校园贷”的新变种,专门坑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

(财务处 供稿)

您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最新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