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校园故事 > 教育观点 > 正文

武君蔚:郑重、珍视、回馈——走近美国大学校园文化

2023-11-02


编者按:


2023年4月,西安欧亚学院与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签署了合作备忘录(MOU)。其中,鲍尔州立大学领导管理能力发展项目(LMCD)旨在帮助西安欧亚学院教师提升学生管理、数据辅助决策、评估和认证实践等多种能力,从而达成“共同管理、责任、融入与领导”等理念的共识。


为推动合作项目落地,2023年8月,通识教育学院执行院长黄鑫、院长助理武君蔚,数理与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中心主任杜永光、人文与艺术课程中心副主任邢江姹一行前往鲍尔州立大学开展研学活动。研学团队教师特别将本次研学活动的内容、感想和启示凝练为三期主题分享,分别为美国大学校园文化、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本期我们从校园文化开始,了解美国大学的校园建筑文化,感受美国大学校园传递的价值和理念。


武君蔚,兰州大学中国哲学硕士,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助理,陕西省逻辑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理念及实践,通识核心课程设计及教学。


校园文化的塑造,就是要想清楚我们的大学要传递什么样的价值,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传递。


郑重


了解一所大学最直观和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走进他们的校园,去听、去看、去感受。


一路走来,芝加哥大学、鲍尔州立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都是有百年历史的学校,校园里建筑也是新旧不一,但是无论是造型、高度还是颜色,都能达成一种统一和谐,其中那些建校之初就存在的古老建筑,总是更让人印象深刻。


比如鲍尔州立大学的行政中心,是该校最早的一栋建筑物,经历百年至今仍在使用。走入建筑内部,你能从结构上感知它的古老,同时亦能从整洁有序的陈设中知晓它依然保有年轻的状态。透过这些仍在使用的老建筑,我们仍可以触摸到当初建造者的感情和思考:他们对待手头的工作一定非常审慎和郑重,因为未来要立在这里的,不仅仅是一所只为满足眼前紧迫需求的房子,而是一个可以包容和体现大学精神,并承载时间重量的人文空间。这些古老的建筑因为得到精心的养护,至今仍被有效利用,前人的心血和付出,被后人理解和珍惜,并报以同样郑重的对待。建造者、使用者和作为参访者的我们,一起完成对大学精神内核的完整定义和解读,这是独属于大学的传承。

(图1)鲍尔州立大学行政中心外观及内部装饰,建于1918年


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我曾对这句话深以为然,觉得一所真正好的大学,不必追求建筑的美丽,但是哈佛大学威德纳图书馆让我有了新的认知。


泰坦尼克号下沉时,所有乘客都涌向小船,偏有一个叫威德纳(Harry Elkins Widener,1885-1912)的年轻收藏家逆向而行,奋力返回船舱,仅仅是为了抢救弗朗西斯·培根的《随笔集》。威德纳和《随笔集》和泰坦尼克号一起下沉了,这个爱书胜过生命的青年是哈佛的学生。这座以他命名的图书馆正门两侧各有一块石碑,分别刻着这样的碑文:“威德纳是哈佛大学毕业生。在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去世的。他生于1885年6月3日,死于1912年4月15日。”“这座图书馆是威德纳的母亲捐赠的,这是爱的纪念。1915年6月24日。”

(图2)哈佛大学威德纳图书馆 Harry Elkins Widener Memorial Library


这座建筑之所以美丽,不是因为它拥有的十二根罗马柱,或是有多少馆藏图书、有多少美国总统或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曾在这里学习过,而是因为它蕴含着一段历史,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精神榜样。


崇高、无私和爱,通过一座美丽的建筑去郑重地显现在世人面前,而大学正因为有这样的存在而变得鲜活可亲、令人神往。


珍视


在美研学的几天,刚好是各大高校的新生报到周,可以看到不仅是老师和学生,还有许多家长也都穿着印有学校标识的T恤。大学周边产品的售卖,一方面是大学自我宣传的有效渠道,另一方面也是增加学校收入的重要来源。周边产品的销量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大学在师生、家长和社会中的口碑和影响力。


我们到访的这几所大学,都在非常明确和强烈地彰显自己的理念和价值:用标识,用格言,用雕塑或是其他独有的象征物,让大学的形象和精神深入人心。在鲍尔州立大学,他们的校徽和代表色出现在所有你能想到的地方。学校的标识得到广泛的应用和体现,让所有接触到的人都能受其感召,或从其中感觉到他们对学校文化的强烈自信和自豪。

(图3)鲍尔州立大学校园内校徽和标志色无处不在


关于我是谁,我相信什么,我如何看待我所属的团体,行动总是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当人们愿意花钱购买这些印有学校标识的产品,在生活中处处运用包含相关元素的设计,就知道他们是真的认同其中所代表的意义和价值,珍视自己的身份和所属的集体,发自内心地为自己的大学感到骄傲。这种行动本身就让大学文化“活”了起来,而不是仅限于个别的“纸上谈兵”。

(图4)哥伦比亚大学的标识、代表色运用及海报设计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这些大学文化中所体现出的对人本身的珍视。大学教育的一个核心是要让人找到更加合理的存在方式。在大学这个场域里,人更需要被看到、被重视、被尊重,因为只有经历这样的体验,才能真正学习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可以轻松开门,方便轮椅使用者进出的按钮;安装在垃圾桶上方,为手部消毒的湿巾盒;教学楼里必备的饮水装置;图书馆里巨大的玩具熊,陪伴你阅读或是小憩一会儿;“THANK YOU MAIL”为校园里默默工作的服务人员写下一些暖心的话……你的大学在珍重地对待你,你也将带着这样的善意和同理心走向今后的人生。

(图5)参访大学里的日常设施小细节


回馈


我们以什么样的初衷建立一所大学?


许多大学的最初建立和重要发展,都得益于一些个人或家族的慷慨捐赠。如何对待和使用财富?生命要如何纪念?什么东西才能长久留存?我们做通识教育,总是试图提醒学生不要囿于专业和个体,要去关心世界和人类本身,学习和思考那些能够长久影响你和他人的“Big Question”。什么样的教育语言,能比这些大学存在本身更有力量?


(图6)BSU行政中心土地和建筑于1918年由弗兰克·C·鲍尔和乔治·A·鲍尔捐赠

(图7)芝加哥大学于1890年由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创办

(图8)约翰·哈佛牧师像。他将自己一半的财产和所有的图书捐赠给一所新成立的学院,即后来的哈佛大学


得益于这样的文化传统和环境,许多成功的校友也会持续地回馈母校。校园中随处可见出自校友捐赠的场所和建筑,而这些地方也都会在醒目处对这样的慷慨之举作说明并致以感谢。我们在鲍尔州立大学的参访行程就见到了多处来自校友的捐赠。鲍尔州立大学前身为印第安纳州立师范学院,后来更名为鲍尔教师学院就是为纪念鲍尔兄弟对当地高等教育事业的无私帮助和投入;而2007年落成的传媒大楼则来自著名校友大卫·莱特曼(David Letterman)的捐赠,这是对鲍尔州立大学精神和教学水平的最好褒奖了。回馈社会和母校,并铭记这样的回馈,在这些场所里学习和生活,想必是最润物无声的感恩教育。

(图9)纪念鲍尔兄弟对BSU的支持与投入

(图10)传媒大楼纪念大卫·莱特曼的慷慨捐赠

(图11)校院钟塔纪念多位校友的慷慨捐赠


设计思维非常强调的一个原则就是“可视化”,要看得见、摸得着。用语言或文字描述大学精神和文化总好似隔着云雾,而学校的环境和建筑,就是一所大学精神内核的物理化身。如果一所学校说自己强调尊重,但是它的建筑全然不考虑所处的背景和周遭的关系,那么这其中所体现出来的轻视与它所标榜的尊重,何者更可信?如果一所学校说自己追求创新,但是所有的教室都如三十年前一样整齐划一,如果一所学校说自己注重审美,但是空间设计原则却是完全功利和短视的……我们要如何看待这样的自相矛盾?


什么是国际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我看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整个校园——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和一切的教学活动,都需要用同样的语言讲同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的内涵则是全人类都推崇和理解的。


我从这几所学校的文化环境中,能清楚听到他们共同的声音:郑重对待你所做的事情,珍视你所拥有的一切,并且心怀感恩回馈他人。


最新动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