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新闻 > 教师故事 > 正文

新闻

教师故事

卢卓元:好大学,在生长

来源:通识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5-05-08


4E15

讲述人:卢卓元

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教师

2002年入职欧亚



01


每学期讲到“即兴演讲”这节课时,我都会设置一个环节作为练习:假如董事长现在坐在你面前,请小组寻找一个入校以来你们认为最应该改善的问题,向他当面汇报。此举一为熟悉知识点,活学活用;二为借此途径了解学生的心声。


图片作者的课堂日常


每当这时,学生们一般会一改听理论时的颓靡之势,瞬间群情激昂起来。


说实话,在听到学生的即兴演讲之前,我心里是有预判的,因为每年反馈的无非都是那几个问题。果然,这学期反馈最激烈的还是宿舍问题,集中在希望为宿舍装电梯,增设淋浴间,每一层增设洗衣房等。这学期又出现了一个希望每一层能增设一个公共卫生间的建议,因为每天早上宿舍的卫生间实在是太忙碌了!当然,声音最强烈的还是希望能够实现上床下桌的四人间。


我当然不会再用“年轻人要懂得吃苦”的理论“自取其辱”,而是用胡建波董事长2016年毕业典礼致辞《恰如其分的美》开头的几段话来回应他们。原文摘录如下:


一位朋友评价我以往的毕业致辞,“你的演讲不错,但有一个套路,每次不忘夸奖欧亚美丽的校园,然后再切入当年的主题。”


所以,今年提笔之际,我不打算再提欧亚校园了。


有一次,我和同学们聊天,她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校园的环境之美。我问她们:“你们认为什么是美?”她们说:“美就是好看,吸引人”;“美会让人开心,心情好”;“美是自然、大方”;“美的环境让人说话、做事不极端”。有一位同学说:“什么是美,我说不清。我只是经常把其它大学的同学约到欧亚校园,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美。”我当时就批评了她,太不含蓄了。


我告诉她们一个往事,十年前,欧亚的招生很火爆,作为依靠学费生存的民办院校,一般而言,都会增建校舍、扩大招生,而我们选择了稳定规模,不再扩建。这个选择,与美的追求有关,因为新建校舍要调整规划,打破原有的空间布局,影响校园的美感。所以,我理解的美还包括“恰到好处的搭配,面对欲望的自我约束”。


俗话说,“二十岁的容貌父母给,四十岁的容貌则要自己给”。现在的欧亚之美来自于我们的校园,未来的欧亚之美,将表现在欧亚师生的风度举止,体现在欧亚校友走向社会、面对名利诱惑时,外在的从容优雅、内心的丰富坚守。

图片

胡建波董事长2016年毕业典礼致辞


在分析了“起—承—转—合”的演讲结构之后,我说:“读了这段文字后你们大概能理解学校的用心了,你们上床下桌的诉求不是不可以得到满足,再建栋楼不就可以了嘛!现在请你们往窗外看——”


金融学院(现会计金融学院)的学生都在南D上课,一转头就看见窗外的景色。从东门到欧亚湖,再到欧亚钟塔,和绿油油的图书馆草坡、旁边的下沉式大学生活动中心,一直到南D这条路两边的开放式景观浑然一体。斯时阳春三月,欧亚湖水色潋滟,湖畔杨柳依依、红梅争艳;钟塔下草色青青,各色小鸟怡然踱步,声声争鸣;间以苍柏厚植,樱花吐蕊。一位到过欧亚的朋友说,欧亚东门这一带,可用“气象”来形容。


图片航拍欧亚校园

“如果把欧亚湖平了,把北E到西A之间的绿化铲了,再建两栋宿舍楼,以欧亚对建筑质量和配套设施的要求,一定会给你们一个高端的宿舍楼,你们愿意吗?”我问他们。这时候他们一般都会摇头:“不行,那样不美了。”


每年的剧情果然都是一样的。这时我往往会因势利导,给他们讲欧亚的发展史、环境育人的道理和以美育人的人文精神。这些在各类官方或非官方的文章及报告中均可见到,本文不再赘述。但学生们往往会听得很入迷,原来在我们来之前欧亚是这个样子的!原来我们现在所处的高质量环境背后是这样的逻辑!



02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给他们讲我自己的故事。今年因为改变了教学设计,留给我讲故事的时间更为充裕,于是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新的故事。


图片原来的平房院宿舍,后来的商业街(现已拆除)

我2002年入职欧亚时,住的第一间宿舍是当时由华安公司的鸡棚改造的宿舍,3年之后,我和当时同为欧亚教职工的王先生决定结婚。受民间“鸡年无春”和“寡妇年”的思想影响,从决定结婚到举行婚礼大概仅用了15天的时间。想想看,亲朋好友们都还没有从我要结婚的消息中反应过来,就要参加我的婚礼了,许多人到了现场还不相信。最难为的是我妈,她老人家养了20多年的闺女,突然白给了人家不说,闺女连给她准备嫁妆的时间都没有,就这样匆匆和姐姐、弟弟徒手踏上来陕的火车。


图片

欧亚接待中心


王先生在欧亚接待中心(当时叫外教楼)租了一间套房,一群年轻的男同事穿着清一色的安保棉大衣,手持对讲机,兴高采烈冲上楼把我扛下来,接到酒店,然后又从酒店接回当时11号院的另一间“鸡棚”——我们的新房。是的,我从一间集体宿舍搬到了另一间两人宿舍。王先生当时参与招生工作,与主管招生工作的袁辉祥院长比较熟悉,袁院长大方地借了自己的座驾给我们做婚车,并且批了两辆中巴校车供接送亲友。就这样,我从欧亚南边的外环呼啦啦出去,又从北边的外环呼啦啦绕了一圈回到11号院,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转变。

图片

作者最初上班的地方:原1号教学楼(现已拆除)


当时我婚房里最值钱的家具,应该就是姐姐当年花了1100块钱买的荣事达波轮洗衣机了。关于这台洗衣机,还有一段趣事。


由于当时大家的宿舍里都没有水管,所以用水只能在院子中央集中的水龙头处取水。我的洗衣机成了第一台进驻院子的洗衣机,那还不得好好用一下?于是,几个年轻小伙儿二话不说就把洗衣机抬到水龙头处,拿出早早准备好的一堆脏衣服,心里做着自此后不用手洗衣服的美梦。


很快,第一个苦恼产生了:洗衣机的进水管是要专门的水龙头连接的。几个人想尽了办法,用绳子缠,用塑料袋裹,但水龙头还是用肆意滋水的方式嘲笑他们。不管了,就这么着吧!洗衣机也将就开始工作了。但很快,第二个问题又产生了。


小伙子们很快发现,在洗完第一波衣服之后,再次进水时,水总是自动流出来,洗衣机里根本存不住水,捣鼓了半天也不知道啥原因。


坏了,这啥破烂洗衣机,一定是质量太差!


最后小伙儿们只好悻悻然地捞出衣服手洗去了。之后又试了两次,依然是一样的毛病,小伙儿们自此乖乖回去买搓衣板了,而我嫌每次抬洗衣机麻烦,就再也没有使用过,直到一年后搬出校园鸡舍到租的房子里去。


你想问,为什么洗衣机又可以用了呢?我是绝对不会告诉你的。但我对天发誓,那时候我是真的不知道原因,绝对没有不想给大家用的意思。


这台洗衣机伴随着我从学校到南姜村,到东姜村,到凤栖原,最后终于稳定在现在的家里,一直到2024年3月16日,在服役19年之后光荣退休。退休之前,它只是“哼哼”地喊着,却再也转不动了。


“老师,你亏喽——”学生们会善意地起哄我的这段奇特经历,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会变得很平和了。


“所以你们看,”我回到正题,“现在的欧亚和当年的欧亚已非同日而语了,但无论如何,它都在健康茁壮地成长。作为一个年仅29岁(本文写作于2024年)的学校,大家得给它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它已经很好了,但它一定可以更好。”

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脸上露出讪然的表情:“好吧,但愿我们的学弟学妹们能快点享受到上床下桌。”


图片

平房院区域已变成即将投用的西区学生服务中心



03


很喜欢校长助理赵军镜老师2023年年终工作会议作报告的主题:“好大学,在生长”。于我而言,“生长”这个词包含太多的意味,比如需要适宜的土壤,持续地浇灌与施肥,内生的、蓬勃的生命力。所以作为一所自负盈亏、靠学费生存的民办高校,从基础建设这个角度来说,“长期主义”也许是有点不得已而为之,但难得的就是这点坚持和执着。不为一时的利而拔苗助长,不为一时的名而患得患失,同时把这种办学思路内化为一种文化和价值观。所以它在悄悄生长,从骨架到血肉。


当然,与快速催生文化不同的是,在它生长的过程中,会有人做设计师,有人做人梯,最终是有人树下乘凉,比如现在还实现不了全部上床下桌四人间的宿舍。但是如果最终所有的人都真能树下乘凉,多年之后想想自己曾经短暂地参与过它抽枝、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也许会释然一点吧!


undefined

西安欧亚学院校史《按你本来的样子生长》


最后,假期里读了《按你本来的样子成长》这本书,当即建议(通识教育学院)黄鑫院长把此书作为分院新员工的内训读本,黄院长也很痛快地答应了。不为其他,只为这一点一点的接纳、一点一点的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