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然过去一半,作为“4+4+2”战略的收官之年,我校会计学院会计与税务课程中心上半年的“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三创教育”、“国际化”、“重点课程与商科平台课程建设”、“信息化教学手段”与“社会服务”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会计与税务课程中心主任谢晓妮和张玮老师结合中心整体工作,对老师们的日常工作及重点创新工作进行整体把控,积极为老师们协调分院资源,鼓励老师们多交流工作经验。与此同时,老师们结合学校与分院战略的落地,深度思考自己的定位和职业成长路径。
2018年5月23日下午,会计学院执行院长谢涛与会税课程中心教师进行了2018年教师绩效沟通会议,梳理上半年工作成果,理清后续工作思路,明确老师们的个人发展方向。
(图一)绩效会议现场
重点课程与商科平台课程建设
(图二)平台课建设
《公司财务》是商科平台课程。课程负责人艾珺老师精心设计课程,跨分院组建课程建设团队,根据每个学院专业的特色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并初步形成了涵盖移动课堂、专家讲堂、信息化、校内竞赛等凸显课程特色的建设思路。
《税法》是学校2017年立项建设的重点课程,本学期课程建设的要点是智慧树平台课程制作以及校内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方法的创新改革。
课程是教学建设的基础,也是老师们最热爱的工作,会计与税务课程中心的老师除了积极申请学校的重点课程项目以外,也会进行所授课程的改革,实现课程内容有灵魂、教学方法和手段有设计、学习结果有习得。
“三创”教育的思考
师艳老师连续多年指导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在201年7获得省级项目立项。结合参赛经验,师老师指出会计学院的“三创”应该定位在提升创意、创新为主、创业为辅,我们应该建立“进阶式” 三创人才培养体系:第一层应该将“三创”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中。第二层是分类培养,借助“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与学生兴趣,选取学生由专业导师进行创新训练。第三层是“三创”大赛,配备专业导师,以项目制形式对学生分类重点培养。第四层是项目转化,组建创新团队或创业团队,实施成果转化与创业孵化。“三创”教育应该鼓励跨分院写作,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更加多元化。
国际课程建设、国际化学生活动普及国际化教育
ACCA于2018年再次被西安高新区“五八八二”三次创业战略列为“高端金融人才”。“一带一路”的发展,海外留学生成为炙手可热的复合型人才,会计学院现有的ACCA项目、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留学项目以及VSG集团名校读硕+海外实习项目都为学生提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习体验和发展平台。
除了项目建设以外,基于国际化课程建设需求,李娜、侯玉荣、张玮三位老师合作完成《Accounting English-Accountants and Business》全英文教材,为全院学生提供国际化课程,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和外语能力;学院引入国际化企业资源,带领学生赴可口可乐公司参观,邀请德勤高管进行四大模拟面试,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在未来的半年中,国际化教育的工作重心是对《Accounting English》课程进行系统建设,在国际交流中心的领导下进行国际项目及国际化活动的拓展和推进,使“国际化教育”不再只是小众人群的专属,成为会计学院学子的触手可得的资源。
(图三)教师定位
社会服务
高校教师的定位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谢院长希望老师们要在会计学院的社会服务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企业里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资源的肖晓艳老师提出,老师进行社会服务能够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将实务中的案例转化为教学案例,将实务工作的经验带入课堂。肖老师表示未来会积极的协助引进新的产学研项目,为中心和老师提供社会服务的机会,积累社会服务经验,此外,还可以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积极性。
(图四)教师自画像
谢涛院长指出财务类专业教育要根据商业模式的变化、科技的革新创新教学思维,教师要有能力教会学生搭建知识体系。强调教师要围绕“六个一”的教师自画像进行自我定位,在完成基础工作的同时,挖掘个人工作亮点,形成基于OKR的工作目标,给自己设定目标衡量结果,同步实现自我成长和学院发展。
(会计与税务课程中心 李娜 供稿/张玮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