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的建设 > 党建活动 > 正文

基于PBL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网络”思想政治育人模式 ——西安欧亚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学生作品项目工作案例

2023-12-05


e6af2ca48056837b6c0ef838c73321d

摘要:基于PBL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网络”思想政治育人模式,西安欧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为<概论>)课程学生作品项目工作案例介绍。

(本项目纪实宣传片)

项目背景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现如今网络化、信息化主导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主阵地,尤其要注重利用好网络传播媒介,推广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稳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高校大学生是典型的“数字时代原住民”,主要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评论时事进而强化或重塑自己的思想观念。因此网络已然成为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我们应该掌握主动,科学认识网络育人规律,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

项目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沉浸式的实践研学、PBL项目式学习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动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联通实践和网络育人环节至关重要,能够起到“知行合一”的作用,增强理论课的趣味性,使思政课“活”起来。

项目目标

本项目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伟大进程,紧扣社会发展脉搏;旨在激发青年大学生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拓展视野、塑造健康人格;培养青年学生独立科学的思考社会热点、主动关注社会舆情,立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项目主题和思路

(一)项目主题

本项目每一学期面向全体开课班级学生开展一届,创作方向根据国家文件学习主题、当下时事热点等进行开放性设置。截至2023年11月本项目已举行七期,第八期已完成学生实践和作品征集环节。创作主题文化方向主要包含三种类型:第一、回溯伟大精神,汲取前行力量,聚焦通过生动的形式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第二、坚定“道路自信”、立志“知行合一”,基于实践游学,使当代大学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态势下坚定道路自信,立志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增强大局意识;第三、聚焦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展现大学生勤于劳动的精神风貌,突出“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典型故事,进一步增强我校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品格。

(二)项目思路

1.前期调研

经过大量学情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学生座谈验证、文献研究佐证、标杆经验交流等研究发现,受教育者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选择教育资源。区别于传统的小组辩论、师生问答、演讲、案例启发等教学方法,PBL项目式学习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学生为了完成实践项目任务,将会主动从网络、资源库等选择性获取资源,从而有利于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顺利实现。

PBL项目式学习是一个系统化的学习模型,学习者通过参与一系列复杂的任务来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包括:设计、计划、决策、执行、交流结果等,在任务中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具有紧密联系实际的优势,运用PBL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参与性强的、与真实世界密切相关的真实问题来实现深度、持久学习。

2.项目思路形成

基于此逻辑原理,本“实践+网络”项目首先针对性设计真实实践主题,学生根据自身在实践中的所得所感进行作品创作,通过现场路演答辩讲解实践及作品创作的反思与反馈。项目组对于优秀的作品进行网络推广,展示思想政治课程育人成果、汇聚网络正能量。学生在实践和作品创作过程中主动获取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爱国情感、拓展视野、塑造健康人格、让学生可以独立科学的思考社会热点、主动关注社会舆情。并在创作过程中获得小组协作、沟通表达、科学思维等通识能力的提升。

项目实施办法和过程

(一)实施办法

1.主题选择

本项目要求学生首先按照确定主题进行创作,主题由课程组通过集体备课,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产生的伟大历程,集合时事热点、学情特点、教学目标等在新学期初拟定,一般确认四至五个鲜明主题,供学生自愿选择。

2.创作形式

本项目作品创作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文学作品:诗歌、故事、随笔等,文体、字数不限。要求表达清楚,富有文学作品创作的艺术美感,原创且未公开发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第二,艺术作品:书法、美术、摄影等作品,文件格式、图片大小不超过额定标准。附带对图片的说明、创作背景、备注等。

第三,微视频作品:音乐、舞蹈、演讲朗诵、微电影、动漫、公益广告等微视频作品。作品时长不超过10分钟,须附主题、作品、作者等简介。

第四,鼓励学生创新使用其他形式制作作品,具体请征询课程组。

(二)实施过程

本项目每学期为一期独立运行。以一期为例,创作计划如下:

①学期初发布项目公告——教学第十周:授课教师在所带班级进行公告发布;组织学生完成作品创作的前期预备工作“实践研学”;根据主题及实践研学总结,经教师指导学生按照PBL项目式学习模型完成项目成果作品创作;教师班级内初选作品并进行指导;推荐至少4个佳作至项目组;

②教学第十一周——第十三周:本项目组专家评审选出二十佳作品;

③教学第十四周——十五周:二十佳作品作者现场答辩,同步网络直播,邀请校外专家、分院领导、场内外投票等综合评选出十佳作品,获奖选手现场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④教学第十六周——寒暑假期:十佳作品网络巡展,项目综合报道网络推文发布;优秀作品升级制作,推荐参与“领航计划”、“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等项目;本项目成功经验申报各级教学成果奖、优秀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案例、教学改革相关课题等,积极推广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经验。

本项目答辩现场留影

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主要成效

(1)截止本研究项目申报之日,本课程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网络”思想政治作品产出项目已运行七届,覆盖全校开课所有本专科班级,共收集优秀学生作品150余份,发表推文七期平均浏览量2435次,总浏览量17171次,最高浏览量推文的浏览次数为3557次。本校党委转发推文七次,分院转发七次。

(2)推荐参加网络思想政治作品类比赛五次,其中全国性比赛三人次获奖、省级比赛两人次获奖。一份作品获得“2021年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艺术作品设计”大赛三等奖;两份作品获得2022年第六届“陕西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优秀奖;三份作品获得第六届陕西高校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优秀奖;以本项目为研究内容之一的《立德树人理念下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实践》,获得2021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本项目为研究内容的《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学生网络思想政治作品产出实践案例》,获得2021年陕西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案例评选三等奖。

获奖音视频作品

(二)主要经验

1.充分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条件

《概论》课程为2018年校级重点课程,建设标准对标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近三年期间,学校划拨专项建设经费15万元,并给予建设的空间2处和3年建设时间条件。经过三年重点课程建设,目前本课程组拥有专职教师中副教授3人、讲师3人、助教3人,每年固定教师专项培训研修经费重组,网络思想政治作品产出项目专项经费有保障,配备作品答辩、评审所需要的活动空间。

针对优秀的学生网络思想政治作品如音视频等提供校级专业摄制团队、划拨专用经费进行设置、制作,通过学校党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发展处牵头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相关赛事。对于优秀及获奖作品,分等级给予物质、荣誉、学分、入党优待等奖励,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2.项目设计依据学情特点

本项目设计依据大量问卷调查、学生座谈、文献佐证、标杆学习等研究,首先对本校及同类院校学情进行科学分析,结果显示“00后”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在学习方面对于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授课模式表现出明显的抵触,但对于沉浸式的学习方式如实践、真实项目等兴趣浓厚。另外,经过前期研究项目组发现,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存在于实践和网络平台而不是课堂的那几十分钟,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要得以充分展现则迫切需要实现“课堂、实践及网络”三大育人场域联通。基于此,本项目在站稳课堂理论授课的基础上,以“实践+网络”为侧重得以实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闭环。

3.创作类别应多样,结合学生专业,尊重原创

网络思想政治作品创作应充分激发学生创作主动性,不同特长的学生都可以根据意愿选择创作类别,这点使得项目实践更具普及性,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思政类的实践项目创作,对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注要高于其专业性。专业性的问题应该放手交给学生,信任学生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及所学,教师则对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指导要进行把控。作品创作形式多样也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不同、特长不同。

4.作品评审流程形成“从线下到线上”的学习闭环

本项目作品评审流程科学,全程都能体现出师生的互动和网络媒介的运用。作品初选阶段产生20佳作品,由指导教师根据具体学情设计评审标准,项目组审核通过。20佳作品评审标准根据项目组评审标准,由专家综合现场答辩给分,评审出10佳作品。项目组对10佳作品开通网络投票通道并在多方网络媒介进行推广宣传,综合专家打分及网投结果终审出奖项等级,给予荣誉证书和奖品,并获得项目组推选参加上级有关作品比赛资格。

5.建成学生作品集,建立学生长效关怀激励机制

对优秀作品本项目组收集存档形成作品集,定期网络及线下巡展,并组织现场路演。增强学生表达、沟通等通识行为能力,同时提升本项目知名度,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形成获奖学生花名册,根据学生特长及意愿给予长效激励培养,例如指导参加省级、国家级同类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品比赛,关注学生成长成才。

6.项目运行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项目设计依据学情调研;创作类别参考学生专业特点;创作形式灵活,贴近学生意愿自主选择;奖品设置按照学生需求征集;作品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输出,尊重学生学习规律和自主性;作品评审包含专家打分,也包含学生网络投票。整体流程学生参与度较高,通过学生的全程参与提高本项目的影响力。

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复盘反思,本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教师工作量、学生专业课投入较高等原因,本项目参与的双方主题对于作品的投入度仍显不足;第二,网络信息技术、新媒体等的发展变化给本项目作品创作的形式、流程等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第三,目前学生作品更具思政课的普适性,如何更具针对性的体现《概论》课程特色制约着本项目的持续发展;第四,PBL项目式学习对于学生素养的要求较高,除了投入度外还包括对项目式学习模型的掌握程度、学习习惯等方面,而现状是目前PBL项目式学习在本校普及率较低。

(二)下一步加强和改进计划

第一,充分考虑学生课业任务,科学调整本门课程开课学期,为学生留足本项目作品创作空间;

第二,全校范围普及PBL项目式学习培训,提高学生项目式学习素养;

第三,目前各思想政治课程作品产出形式雷同、推广平台一致,要突出特色下一阶段还需从创作思路、流程、主题等方面出发;

第四,为了应对网络信息技术、新媒体等的快速发展给本项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项目组教师应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积极参加思想政治作品产出、PBL项目式学习等相关培训,广泛调研标杆院校成功经验,及时总结与反思经验教训,提升作为指导教师的自身素养。

未来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说到;“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概论》课程基于PBL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网络”思想政治育学生作品产出项目为各位同学开辟展示个人才干的小舞台,愿同学们都能“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

唐王娜、梁正、刘美君


最新动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