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基层党建

寻迹红色旧址,追忆峥嵘岁月 —— 人事处党支部接受红色教育之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5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咱陕北有一个好延安;好延安里红彤彤、红彤彤,住着朱德毛泽东……”。延安,这个永远闪耀着革命光辉的名字,是无数中国人心中的圣地。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9月21至22日,西安欧亚学院人事处党支部一行4人怀着“朝圣”的心情,前往革命圣地,接受红色教育洗礼。

首站,我们来到位于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的梁家河村,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生活、奋斗过的地方。一走进梁家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的大幅标语,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我们首先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全面系统地了解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生活的历史背景、思想转折、蜕变成长和为民情怀。步入一号、二号、三号知青旧居,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知青井等旧址,近距离参观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劳动、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真切体会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情怀”的本质和核心,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和“不忘初心、砥砺奋斗”的使命担当。


(西安欧亚学院人事处党支部在梁家河村史馆前合影留念)


(西安欧亚学院人事处党支部参观梁家河村史馆)

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等一批北京知识青年远离大城市、远离亲人朋友,来到偏远穷困的梁家河村下乡插队。在缺吃少穿、不能洗澡、风吹日晒、劳动艰苦、孤独寂寞……的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一呆就是七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努力渡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四关的考验,完成了一次思想蜕变,实现了精神境界的升华。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和为民情怀,激发了他务实担当的品格、勇于创新的锐气和带头实干的作风,奠定了他从普通青年成长为人民领袖的实践根基。习近平总书记以切身经历践行了“心系群众、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一身正气”的延安精神,这种精神对当今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仍然具有很强指导作用。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做新时代的合格党员。

第二站,我们观看中国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全剧依托大量珍贵红色史料,用一场激烈的战斗后红军战士护送烈士孤儿奔赴延安保育院的故事拉开全剧的序幕,通过“回家”、“成长”、“转移”和“东渡”四场剧目,讲述了延安保育院,像一位慈母,用博大的胸怀守护为民族解放事业而浴血奋斗的革命者后代。将一个民族可歌可泣的大爱精神,熔铸成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的感人故事。延安保育院的成长历史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时段,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基本理念、基本方针产生和成熟的历史,是彰显革命人文情怀的红色传奇。

第三站,我们参观了延安枣园革命旧址。这里原是陕北军阀高双成的庄园,土地革命时期归人民所有。中共中央来延安后,于1941年开始修建,至1943年竣工。共修窑洞二十余孔,平瓦房八十余间,礼堂一座。1944年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张闻天、彭德怀等领导人先后在这里居住,并领导指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开展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并组织召开“七大”等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1945年8月,毛泽东也是由这里赴重庆和国民堂进行和平谈判。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从这里撤离,转战陕北。目前这里已成为全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漫步在领袖曾经走过的石板路上,凉风徐来,满怀泥土芬香。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一座座带围院的土窑洞。窑洞依山挖建而成,与山连成一体,屋顶长满青草,让人无法想到这里曾经居住过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伟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毛泽东同志故居前,两孔窑洞,一孔办公使用,一孔作卧室。木框结构的大门,简陋的家居,简单的陈设,主席坐过的旧藤椅、用过的那盏小油灯,一瞬间,时光仿佛将我们带入往昔的峥嵘岁月,看到了毛主席土窑里那彻夜不息的灯光;看到了周恩来与士兵比赛纺线的热烈场面;看到了朱老总抡锄开荒种地汗水……。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革命前辈书写着中国革命的传奇!随后我们依次参观了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几位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旧居,同样的简陋简朴,让人肃然起敬。

(西安欧亚学院人事处党支部参观枣园革命旧址)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这个红色圣地已旧貌换新颜。新时代的新延安,有理想,有信仰,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延安精神不仅是一批批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追求的理想,也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应该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短暂的延安之行虽然结束,但学习、传承、弘扬、践行延安精神的历史使命才刚刚开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将事实就是、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与部门工作深度融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供稿:人事处党支部)

您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最新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