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VUCA时代(Volatility,Uncertainty,Complexity,Ambiguity)下,面对快速多变、充满不确定、高度复杂,未来极度模糊的外部环境,管理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解决组织“未来在哪里成长”、“如何成长”、“靠什么成长”三大关键问题。
为实现组织的持续发展,击穿组织目标与员工任务,确保组织战略有效落地,4月15日,学校办公室特别邀请和君集团业务合伙人、KPA关键绩效事件模型创始人陈镭老师为我校50余位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专题培训。
(图一)陈镭老师讲授OKR管理理念
培训伊始,陈镭老师引入哈佛大学调查及研究成果,强调了目标的清晰与明确在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标主要来自于愿景导向、竞争导向、顾客导向、职责导向、问题导向以及成长导向,通过目标的有效设定及实施推进才能促进组织的不断发展。
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作为一种有效的目标管理工具,更适于挑战性目标的管理,尤其适用于成熟组织的转型创新阶段。恰当地执行和运用,可以帮助组织有效提升沟通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员工的能动性。
结合外部教育机构战略布局、市场拓展的案例分析,陈镭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OKR的特质、OKR的设定与实施、OKR与KPI及KPA的关系等相关知识。OKR主要有目标对齐、适应性、挑战性、进展跟踪等特点,可以促使组织聚焦主要目标,每个员工制定挑战性目标,同时敏捷响应外部变化,进行目标的调整,过程中基于目标进行有效的沟通反馈。

(图三)KPA关键绩效事件模型
在小组讨论演练环节,陈镭老师结合欧亚学院实际工作选取了学校2018年六大重点任务,六个小组结合金字塔原理、鱼骨图分析法、思维导图等工具对学校年度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实现目标与任务有效链接,将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去。
(图四)陈镭老师为实操演练环节的获奖小组颁奖
培训内化,推动我校绩效管理迈入3.0阶段
2009年,我校在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率先引入并实施了战略绩效管理,运用平衡计分卡(BSC: Balanced Score Card)、波多里奇质量奖、关键绩效指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等管理工具,并结合实际运行情况不断优化调整,构建了完善的部门绩效管理体系。2011年,针对目标制定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我校又进一步确定了校级任务考核分工体系,打通了校级任务与部门目标之间的链接关系。2016年,面对外部客户的需求,结合学校内部管理实战经验,开启了绩效管理外部咨询与服务新阶段,不断提升国内民办高校管理水平。
2018年是学校“四四二”战略最后一年,也是开启未来十年发展的关键一年。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学校办公室主动创新变革,积极学习OKR、KPA管理工具,本次OKR知识培训也是进一步提升中高层管理者对OKR管理模式的正确认识,掌握OKR相关管理技术,提高目标管理和工作分解能力,为学校战略目标的达成助力。
学校下一步将持续内化OKR相关培训知识,成立专项工作项目组,结合管理实践选择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管理方式,有效打通学校、部门、团队与个人的目标,激发全校教职员工内心驱动力,积极打造赋能型组织,形成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相关链接:
1.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全称为“目标和关键成果”,是企业进行目标管理的一个简单有效的系统,能够将目标管理自上而下贯穿到基层。这套系统由英特尔公司制定,在谷歌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被投资者约翰·都尔(John-Doerr)引入谷歌,并一直沿用至今。现在广泛应用于IT、风险投资、游戏、创意等以项目为主要经营单位的大小企业。
2. 陈镭,和君集团业务合伙人,近20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10年人力资源总监经验,KPA关键绩效事件模型创始人。著有《中国式绩效-突破绩效困境》、《绩效管理实操从新手到高手》、《OKR目标关键成果:盛行硅谷创新公司的目标管理法》。
(学校办公室 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