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欧亚要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在欧亚,聆听内心的声音——“对话·心灵”系列活动顺利开展

2024-12-06


人是会爱的生物,会因为适应环境的挑战、情感关系的交织、情绪的起伏触动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引发心灵的“震颤”与“悸动”,而健康的心灵会赋予我们面对挫折的勇气,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探索自我、超越自我的动力。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觉察与呵护自己的心灵,帮助学生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在11月-12月分别邀请人文教育学院副院长寇延副教授、陕西科技大学张易副教授以及曼荼罗心理咨询中心总经理张鑫举办了3场“对话心灵” 主题活动,共计覆盖了400余名学生。


首先,我们以2024级新生为活动关注的群体,聚焦其在适应方面存在的困惑及心理需求,开展了第二期“对话·心灵——聆听‘心’的声音”,在活动的过程中,张易副教授与学生进行了话题的互动,讲解了心理健康的易感因素、自助能力的培养等内容,分享了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系列“小法宝”,引导学生以从容的心态适应大学生活的节奏,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扰时要学会从改变认知、调节情绪、积极行动三个方面发力,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图一)张易副教授深入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恋爱已成为众多学生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情亦是大学生们日常密切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第三期“对话·心灵——恋爱中的遇&愈”,活动讲师张鑫围绕学生关注的41个话题进行深度的对话与互动,帮助学生逐一解答了在热恋、失恋以及对恋爱憧憬等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困惑,剖析了恋情中每一个阶段我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潜在需求。让学生明白每种恋爱都有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了处理恋情中矛盾与冲突的技巧,提升爱的能力,以成熟且智慧的情感态度拥抱生活的每一种可能。

(图二)心理咨询师张鑫向学生进行主题内容的分享


情绪是人类内心世界复杂而又奇妙的表达,在学习与生活中抑郁、焦虑也是学生常常关注的焦点议题。为了带领同学们去探索抑郁、焦虑情绪形成的机制,看见生命里温暖而又细碎的日常,寇延副教授针对学生关注的高频话题,从如何有效地识别、缓解焦虑与抑郁情绪等多方面进行了互动,并分享了丰富的应对经验与自我心理关怀的技巧,并为学生普及抑郁症并非单纯的心理疾病,这是一种有着深刻的生物学根源的真实疾病;焦虑则是在压力或不确定的情况下身体的自动反应,可以通过提高主体的动力和力量,重建安全感,稳定自我的内核,提升自我的价值来建构一个更加完整、更具力量的自己。

(图三)寇延副教授在与现场的学生进行问题互动


“对话心灵” 系列活动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充分关注了学生高频关注的话题及心理诉求,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心灵成长与互动的平台,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注与爱,参与活动的学生也给出了较高的评价。高杨静反馈到:“老师解答了我所关注的话题,我觉得这次活动举办得非常有意义。通过活动我也掌握了焦虑、抑郁症识别的方法及缓解的办法。”高溢成分享到:“现场热烈的互动调动了我的兴趣,解答了我在恋爱方面存在的困扰,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开展。”

(图四)活动现场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与体验的场景


健康的心灵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它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爱与被爱,体验生命的温暖与喜悦。“对话心灵” 系列所播撒下的“心灵种子”,将会在每一位参与者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学生意识到关注心理健康是每个人在追求幸福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也鼓励学生不断地去经历与成长,在与自我、他人和世界的互动中触动并构建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内心世界,以更加饱满且坚韧的姿态迎接生活的种种考验与馈赠。





(学生发展处 田妮 供稿)


最新动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