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门声和键盘声交织成大学成长序曲,那些在实践周打磨的镜头、校企项目的每一帧修改,都让我学会用光影和耐心,去对话更广阔的世界。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102班 黄桂香
获得荣誉
2023年全国国青杯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展评一等奖&二等奖
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7项获奖(景田、可比克等品牌命题)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陕西分赛一等奖
陕西省教育厅文旅品牌代言市场营销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2023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2/2023/2024年度优秀学生干部
2025年筑梦奖学金
项目经历
2024.08爱玛电动车宣传摄像及后期
2024.07远元传媒《无界微访谈》栏目-欧亚无人机影像工坊负责人&8KRAW签约摄像师刘夙培专访后期制作
2024.06西安欧亚学院通专融合实践研讨工作坊摄像
2024.06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团建纪录&沃克森企业文化宣传片摄像及后期
2024.06西影集团《检护山河》栏目拍摄活动
2024.06文化传媒学院“从古典到现代”对谈讲座摄像
2024.04文化传媒学院2024届毕业生答辩摄像
2024.04国际语言中心跨文化交流宣传片
2024.04西影集团《红领巾法学院》栏目-陕西省高级法院拍摄活动、经开区第七小学拍摄活动摄像
2024.03中科创新视频摄像&后期制作
2024.03西安协恒企业协恒亲子俱乐部宣传片摄像
2023.10文化传媒学院实践周嘉宾研讨会及采访摄像
2023.06陕西高校“数字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启动仪式灯光
2022.10汉服文化社团宣传部运营

(图一)获奖证书

(图二)参加志愿者工作


(图三)参加西影项目拍摄
Part1 取景框里,未来早已显影

2025年春,我以剪辑师身份加入西安幕厚映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又称幕厚影像工厂)。
企业背景:专注于影视宣传物料制作,包括电视剧预告片、特辑与花絮、剧照等,参与过《狂飙》《封神三部曲》《长安十二时辰》《梦中的那片海》等爆款影视剧的纪录片和宣传物料制作,EPK制作全链路覆盖。
校企渊源:与欧亚深度合作,共同完成关中忙罢艺术节等项目,成为人才输送纽带。
学校开启了很多招聘通道,每年也会引进多个影视企业招聘专场,这让我在投简历前就摸清行业版图。2023年实践周我选择了关中忙罢艺术节项目,项目的企业合作方正是幕厚映像。在跟拍过程中,我与幕厚映像团队同吃同工,作品与项目经历成了最好的“简历附件”。
同时我也参加了2024届毕业生答辩现场拍摄,幕厚映像的总经理冯勇正是当时的评委之一,所以,算是提前面试了,这之后,当公司有实习岗位时,老师便推荐了我。欧亚的校企资源,让我成功进入了理想的企业与岗位。
Part2 欧亚三堂课 我的成长与职业预演
第一课:企业命题 甲方的第一声“Action”
大一,我尚懵懂,当可比克、景田等企业命题被老师搬进课堂时,我还沉迷于复杂的影视效果,被老师一针见血指出——最重要的是需求!我才意识到创意不完全是务虚的艺术,也是精准的供需对接。后来我们改方案拍出生活感,反而拿下优秀奖。这种训练让我现在剪辑花絮时,也能快速抓住需求,课堂上的命题作文,其实是职场伏笔。

(图五)《红领巾法学院》-经开区第七小学拍摄
第二课:实践周 职业化的“NG重拍”训练
七天时间,完成一部作品——这是欧亚实践周给出的“生存法则”。
大二第一次参加实践周,我尚欠缺拍摄经验与合理的规划,那几天忙到几乎没见到舍友。白天拍摄,晚上在机房剪,当作品出现在杜比的大银幕上,掌声让我突然明白:欧亚的实践周不是作业,是职业素养的“急诊室”。后来的实践周更“硬核”——雇主项目直接植入实践周,这种“企业级压力测试”,让我们早早建立职业素养。

(图六)实践周拍摄
第三课:校企项目 行业素养的“综合统筹”
到大三,课堂学习与职场之间的边界也在消融,在《红领巾法学院》的拍摄现场,课堂笔记有了温度,教材里的轴线原则成了避免法庭对话跳切的铁律。当西影老师指着监视器说“这个特写镜头要像法槌一样敲在观众心里”时,我猛然意识到课堂上的蒙太奇理论,为这场实战埋好了伏笔。
欧亚的校企合作,就像一座横跨教室与职场的桥,理论是桥墩,企业项目是桥面,我们带着知识来回奔跑的过程,是教育的真正抵达。

(图七)陕西文旅宣传片决赛
Part3 欧亚助力 实训到职业
就业前我已经有较多项目经验,这既是技能积累,也是就业底气。西影集团的栏目、天职国际的宣传片、远元传媒访谈……这些企业项目像一串钥匙,为我打开了连接课堂与行业的通道。在欧亚,每一次校企合作都不是“模拟战”,而是真刀真枪的“知识验收”。如今我在幕厚已经入职一个多月,想起欧亚的校园光影,那些在教室与片场之间往返奔跑的日子,终将成为职业镜头里最鲜活的帧。

(图六)在公司进行剪辑工作
Part4 企业说
黄桂香同学以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对剪辑节奏的敏锐把控,迅速胜任岗位需求。她对镜头语言与叙事逻辑的独到见解,尤其在情感表达与视听效果的融合处理上进步显著,展现出优秀剪辑师的潜质。实习期间高效完成多部作品,未来可期。
——幕厚影像工厂负责人 冯勇
黄桂香同学的成长轨迹,恰到好处地诠释了文化传媒学院对“以雇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坚持。通过构建校企联动的项目制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堂边界,让学生在真实企业项目场景中直面市场需求,设计解决方案。这种“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同频共振的育人实践,以产教协同的创新范式,为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交了高质量答卷。
(文化传媒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