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的建设 > 党建动态 > 正文

打造立德树人的“移动”思政课堂

2019-04-28

思政课在大学课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表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实际上是一个释疑解惑的过程,要帮助学生认识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是需要扣好的“人生第一粒”扣子。

为了让学生们在欧亚的思政课堂上有着不一样的体验,欧亚通识教育学院始终坚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贯彻落实全方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思政课变得有点不一样”成为了欧亚思政教师们一直以来的共同目标。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本学期思政实践课外出项目在2018级开课班级中组建了两个小分队,他们分别是“红色延安行小分队”以及“心心特殊儿童发展中心爱心义工小分队”。由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地点,制定不同的活动方案,组织确定不同的游行路线,在“移动”的思政课堂上他们会有怎样的体验呢?

Destination 1 延安—梁家河

从延安到梁家河,这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说它熟悉,是因为它永远是思政课堂上的“网红名词”,总被思政老师提起;说它陌生,是因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我们从未与它近距离接触。但今天“移动”的思政课堂给了大家一个宝贵机会——去革命圣地参观学习。

从《近代史纲要》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的课本中,学生们一定会知道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一定会了解中国共产党"七大"的经过,一定会解读《论持久战》的精神……但这一切都仅限于文字的平铺直叙,当真正踏足枣园之后,这一切历史事件都变得鲜活起来。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旧居、"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中央医务所、幸福渠等学习调研地点,仿佛在提醒着每一位同学: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在向我们真实再现着那段苦难但永远辉煌的金光闪闪的日子。

想要深刻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吗?只是看书当然不够,我们必须走进那个地方,了解那段过往。多年以前,这本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村落,"贫穷"与"落后"是它的代名词。当时一不通公路,二不通电,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1969年,一帮北京知青的到来,打破了梁家河原有的那份静谧。

今天,我们欧亚学院的学生们也聚集于此,一起走进初心的发源地,一起走进中国梦形成的地方,一起感悟这片土地留下的点点滴滴。这就是梁家河,知青魂的留存地。当你凑近了想要触碰这些记忆的时候,这些旧时的记忆就会给你细细讲解不一样的故事,授予你真知,赋予你信念,而这一切与课堂上的学习体验截然不同。从真正走进梁家河开始,梁家河精神才会深刻被所有人感知,它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在中国农村实现人生观转变、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而奋发努力的所有行动的总结。

Destination 2 西安心心特殊儿童发展中心

如果被问及什么是爱、什么是希望、什么是责任,你会有怎样的答案?也许我们会在字典中找到它们字面的书面解释,但当你真正接触到这群“星星的孩子”之后,所有的一切都会变的生动、温热。空洞的眼神、奇异的行为、封闭的心灵......他们就是这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的自闭症、唐氏综合综合征儿童。

本学期思政实践课外出项目第二小分队的目的地就是这里:西安心心特殊儿童发展中心。心智发展的瑕疵让这里的孩子们没有自理能力,更无法与人正常交流。他们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些看似呆滞的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天使,他们很孤独,但从他们的眼神与内心中你能看到这世上别有的单纯与清澈。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是心心特殊儿童发展中心的创建人“张妈妈”给所有志愿者的感受。张妈妈带着这群特殊的孩子们没有被动的等待社会的同情与帮助,而是主动培养、教会他们制作贴画,粘灯笼。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换回的不仅是实物、货币,更是自信与社会的尊重。

欧亚学院的爱心义工团队在这里度过了有意义的周末,与这些“星星的孩子”一起做灯笼。活动结束之后,学生们纷纷说道,通过亲身动手的实践过程,重新理解了爱、希望与责任,慢慢的温暖与爱心都汇聚到了自己的内心,今后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哺社会。这样的体验获得的感受比任何课堂的单纯讲授,都真切、真实的多,也将重新思考自己的学业与生活。原来思政课也可以这样有实践、有感触、有温度。

诸如思政实践课这类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之外,通识教育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在全人教育理念支撑下针对如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我们一直思考与努力的方向。真正让思政课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们实现对于理论知识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方位发展,落实对于学生们沟通表达能力、决策分析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各项通识能力的锻炼,对实现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将是我们继续课程改革的朝向。

最新动态

top